阅读历史 |

五十八、面条(3 / 4)

加入书签

,巨大的火把隔十米一支,被武将们仿佛雕像般高举着,高絙的、吞刀的、履火的、寻橦的,口中吐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的,案上倒立耍安息五案的。

最最令人瞧得目不转睛眼花缭乱的,是那或飞舞长袖,或踩鼓下腰,或按鼓倒立,或身俯鼓面,手、膝、足皆触及鼓面拍击,或单腿立鼓上,或正从鼓上纵身跳下,做盘鼓舞(盘舞、七盘舞)的。

两侧街道并鳞次栉比的楼房铺子皆站满了人,甚至屋脊亦有不少人或坐或站的在观看。

武帝把姬苏接到自己马背上,放缓了马速,几乎一步三停留的观看着这盛世的喜庆,姬苏从未像这般感受到震撼,整个京城都在欢唱这盛世不眠之夜。

久久的,姬苏的脑海里只有辛弃疾的那半厥青玉案盘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到了宫门,歌舞伎人,文武百官,并平民百姓及将士们无不跪身于地面向门前策马而立的武帝伏拜:“恭贺吾皇圣诞——!”

武帝把姬苏用披风挡实了,方抬手,声音极是威严:“诸位平身——!平胡旧除,盛胤旦始,天佑吾大胤,赐赏全城三日戏宴!”

随着武帝收声,行礼的人们站起来,继续戏曲杂耍,欢呼声直上九天,冲破了云霄。

姬苏为这情热感染,回了元和殿换了衣都还激动不已精神好得很,见武帝还在换衣,蹭蹭蹭上前道:“父皇饿不饿?儿臣去寻些吃食来,您坐着等儿臣一会。”

儿子头一回说要去寻食,武帝眉头微动,抚了两把头发便点点头。

姬苏到了外头,见于淳廷果然听话在门外等着,笑着勾勾手指,叫侍卫弯下腰来,凑近于淳廷耳边小声道:“于淳侍卫,汝跟着吾去后头去。”

郭义开路,姬苏领着侍卫急步走到了殿后下人的院子。

崔娘子与小桃点着灯在候着,小桃见到姬苏一边推门一边招手:“殿下快来,都准备好了,就等殿下您啦。”

把于淳廷都留在了院门口站岗,姬苏与郭义跟进去。

小桃指着小小灶房一角放的木板,问姬苏:“殿下,您瞧瞧,是不是这样?”

姬苏上前戳了戳那好大一张面饼,很劲道,就是欠了弹性,但能揉成这样已经不错,便道:“不要做饼,汝揉成一团,再揉均些,然后搓成长条,拉着两头甩,甩长了再用手指勾着一段甩。哎呀,汝先试试,吾边瞧边说。”

崔娘子抿嘴直笑,也拿了另一个板上的面饼来揉。

于淳廷在院门口只听到里头不时传来哎呀快勾住,哎哎别断了的声音,一头雾水的不知道姬苏在作什么妖。

等了许久,于淳廷忽然闻到清洌寒冷的空气里忽然有股香味儿。那香怎么说呢,有点儿像鸡子(鸡蛋),但除了鸡子又有其他的清香味儿。

好在没过多久,院门吱呀打开了,郭义打头,姬苏在后,郭义手上提着一个食盒,姬苏手里则拿了一个小小的盒子。

经过于淳廷身边时姬苏停下脚步,把盒子塞到于淳廷手里:“给汝的,快进去里边吃面条,记得不可以咬断了,好不容易做成那么长,可要像面条似的活得长长久久啊。”

说完姬苏便走,于淳廷看着姬苏的衣角消失在拐角,方拿着盒子进了院子。

食厅一角靠墙的案几上摆了一个大碗,热气腾腾,小桃与崔娘子站在里边,见到于淳廷进来,崔娘子后退一步,红着脸想低头,又似想到什么似的勉强自己抬起脸来,十分不自在的小声道:“于淳……侍卫……快……快吃,那可是……小公子……做的。”

小桃也催:“于淳侍卫快吃,小公子说要趁热,一气吃完,才会活得长长久久。可千万别咬断了啊。”

于淳廷坐下,看着面前的大碗,碗里汤清葱绿煎得金黄的鸡子浮在上头,挡住住了汤里的东西。

他抓起筷子把鸡子一扒,便看到汤里,细细长长的所谓的面条盘旋其中,香气四溢。

于此同时姬苏小跑着回了元和殿,宫人们都在外头候着,见姬苏提着食盒进去,无声的把门关上。

武帝坐在案几前正在看书,看到姬苏近来,淡声训道:“何事着急小跑?新旦便又长一岁,不可如此毛燥。”

姬苏咳两声,给自己壮了点儿胆,一咬牙,行了跪礼把食盒往武帝面前一放,“恭祝父皇诞辰,祝父皇长命百岁,千秋万代。”

武帝沉默了一下,伸手掀开食盒的盖子。

香气便在殿内慢慢飘开。

虽然不是我自己亲自动手做的,可也是我技术指导的哎。

姬苏垂着头别扭的想,要不是看你对我好的份上,胤朝又没有长细面条,正好借你生日把这东西弄出来自己吃,我才不上赶着讨好。

又在心底一个劲冒火:你倒是吃呀,面坨了不好吃,可别让我一片心血前功尽弃呀。妈哒,我自己都好饿,真的好饿……我怎么就没想到先给自己弄一碗填肚子呢?

许是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