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节(1 / 2)

加入书签

“若换成四郎,四郎是万万舍不得杀婉儿的。”

“不杀她,难道让她再配合二娘来一次政变?”

韦香儿倒是颇能理解李隆基的想法,“无论是她,还是太平,都已引起隆基的忌惮。”

“而等待她们的结果,也只有一个——死路一条。”

“三郎死了,韦后安乐死了,现在婉儿也死了。”

武三思焦急看天幕,“那么我呢!我们武家呢!”

“天幕委实偏心。”

“明明都是圣人之后,凭什么只讲李家人的事情,对于武家却是一笔带过?”

武三思急得跳脚。

——他把李旦折腾得这么惨,要是李旦上位了,还有他的好果子吃吗?

李显啊李显,你怎么一点不听劝。

有些隐患该除就得除啊,你不除,现在人家来杀你妻子女儿,半点不会顾念你当时的仁厚之情!

甚至连累她们武家也一同遭殃。

——只有李显活着,他们武家才会有好下场。

李显若死,武家定然会被李旦李隆基清算。

他之前听得清楚,李隆基的母亲便是被他们害死的。

杀母之仇横在这儿,李隆基怕不是要将他挫骨扬灰!

【是夜,太平与李隆基密谋铲除韦氏一党。】

【是夜,太平遣其子薛崇简领兵攻入禁苑。】

【是夜,韦氏一党伏诛,李隆基与薛崇简大获全胜。】

天幕之上,身着盔甲的李隆基领人冲进宫门。

这座宫苑与旁处不同,仿佛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一般,不等卫士们去冲杀,宫门便从里面被打开。

李隆基凤目轻眯。

厚重的宫门缓缓打开,殿内灯火通明。

上官婉儿手扶宫灯,衣着整齐,俯身向李隆基见礼,“婉儿等候多时。”

“等候多时?”

李隆基手持马缰,于马背上冷笑。

觉察到李隆基情绪不对,上官婉儿秀眉微蹙,隐隐约约猜到李隆基在忌惮什么。

但环顾左右,男人身后之人并非全是他自己的卫士,其中也有太平公主儿子的身影,领着一帮卫士在李隆基身后。

于是上官婉儿心下稍安,从衣袖中取来一封遗诏,“大王请看,此为我与二娘所拟之遗诏。”

“婉儿之心,从来在李唐皇室之上。”

刘幽求连忙上前,接下遗诏,双手捧给李隆基。

李隆基随手打开遗诏,眼睛瞄在遗诏上,心思却全在上官婉儿身上,至于遗诏上的内容,他则完全没有心思看。

——若没有姑母相助,只他这些兵力是不足以诛杀韦氏逆党的,而上官婉儿的存在,更是给他行了大大的方便,禁苑且不论,单只说这封遗诏,便是让他的谋逆之举变成有诏讨贼,匡扶李唐江山。

但问题便是出在这上面。

姑母今日能帮他,明日便能反他。

而上官婉儿更是一柄随时都会指向他的利剑,让他落一个与韦氏逆党一样的解决。

这两个女人无论哪一个都不是善茬。

——留着她们,始终是个祸害。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隆基收起遗诏,抬手一挥,指向上官婉儿,“从来在李唐皇室身上?”

“上官婉儿,你的花言巧语还是省省吧,我不是阿耶,没这般好骗。”

“来人,诛杀逆党!”

李隆基冷声吩咐。

薛崇简微微一愣,“三郎?”

“婉儿是我阿娘的人,杀不得。”

上官婉儿眸光微深,衣袖与裙摆扬在夜风之中。

她抬眸看薛崇简,薛崇简虽为她说话,但却也并未阻止李隆基的动作,甚至隐隐以李隆基马首是瞻。

——这个太平寄予厚望的儿子,半点不像太平。

“杀了她!”

李隆基声音凉凉,缓缓抽出腰侧佩剑。

兵变之际,所带之人皆是心腹,卫士们听到李隆基发号施令,又见李隆基佩剑出鞘,当下再不犹豫,立刻挥剑向前。

血色顷刻间染红旌旗。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与太平联合发动兵变,诛杀韦氏一党。】

【而太平的至交密友上官婉儿,死在这场兵变之中,时年四十六岁。】

天幕之上的血色淡去,白色素缟扬在风里。

太平公主一身素衣,轻抚着自己为上官婉儿挑选的墓碑。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她轻轻低喃着,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仿佛不悲也不喜。

但若上官婉儿还在,定能发现此时的她眼眸格外深,深渊似的,能将一切吞噬。

上官婉儿眉头微蹙。

——此时的恨又有何用呢?

二娘如今该做的,是自保才对。

可转念一想,李隆基并非李显李旦,此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