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 第132节(2 / 3)

加入书签

“过两天?就做,我?们那边还做饽饽呢。”

胡奶奶就给徐露讲解了他们那边做的东西,做饽饽的时候要发一盆白面,一盆黑面,白面是用来留着?走亲戚给客人吃的,黑面团则是他们这些老人吃,还有一些夹心的,掺和白面和黑面的则是给小孩子们吃的。

徐露却想蒸馒头的时候全部用上白面,那黑面吃起来没什么营养,也拉嗓子,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她也不想委屈孩子们。

这就需要不少白面。

胡奶奶听?到她这么说,就建议她早点去换些白面回来,省得去的晚了,只剩下一些不好的面。

徐露想起小时候吃的年?糕,又打听?道,“不知道海岛这边有没有黄米面?”

“部队上好像没有,你?去村里面看看有没有人种黄米。”

黄米面做出来的年?糕非常的软弹粘牙,里面放些红枣红豆,香喷喷甜滋滋的。

过年?的时候一般做的很多,吃不完的就会包起来,下次吃的时候拿油煎一煎。

徐露想到这里,忍不住咽了口水,被胡奶奶笑话了一通。

“现在日子真是好过了,我?们小时候哪里有这些东西,那时候刚和苏联闹翻,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最?难的时候连树皮草根都被人吃完了。

徐露就感慨,“日子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下去的。”

两个人说了半天?闲话,走的时候徐露又送了胡奶奶一些小青菜,王红梅这段时间格外爱吃,胡奶奶也不推辞。

第二天?的时候陆清凌休息,几个人便去供销社买面粉。

供销社里面只有优等面粉和普通面粉,也就是七五粉和八五粉,售货员和徐露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人每次买东西都是找最?好的拿。

果然徐露挑了那优等面粉,又问:“咱们这里有没有黄米面?”

售货员摇摇头,“黄米面早就换完了,这不像精白面一样,大家舍不得吃,过年?了总得包点豆包。”

一听?换完了,徐露忍不住有几分失望,售货员去柜子底下翻了翻,“还有红豆要不要?”

“要!”徐露赶紧说,生怕晚一点红豆也没了。

一旁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曾经去找徐露看过病,听?说她要黄米面,便主动说,“我?家里之前换了些,徐医生要是要的话,我?去给你?拿过来。”

徐露赶紧摆手,这黄米面是过年?要用的东西,她要是用了,人家可?怎么办。

“我?们家就我?们老两口,孩子都在外面当知青呢,包不包豆包都没事?儿。”

这老太?太?非常热情?,不等徐露再拒绝,人已经往家里走去。

售货员也在一旁说:“徐医生拿着?吧,他们家要是不够,你?再去村里多问两家,多少都能匀一些出来。”

这让徐露更不好意思了。

老太?太?在回来的时候手里端了一个盆,里面放着?满满一盆黄米面,徐露就拿手里的精白面和人家换。

“你?给我?点三和面就行,这黄米面花不了这么多票。”

“不能这么算,我?们用了黄米面,你?们家都不能包豆包了。”

两个人推辞一会儿,老太?太?最?终拿了点精白面,“那行,回去我?给老头擀面条吃,我?们也好久没吃过白面了,说起来还是我?沾了你?的光。”

徐百川端着?黄米面就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喊:“蒸年?糕啦,包豆包了!”

徐露她空间里还有些红枣,正好可?以拿出来用,有陆清凌在一旁打着?下手,很快就把红豆沙炒了出来。

外面的喇叭这时候响起,通知大家去领东西,徐露满手的黄面,也不想再出门换衣裳,就让几个孩子去把东西拿回来。

几个孩子见他们背负了这么重大的责任,赶紧放下手里的玩具,通通跑到广场上去占地方。

徐露和陆清凌一边蒸年?糕一边说着?闲话,之前过年?的时候,陆清凌总是在部队上和大家一起过,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在家里过的氛围。

陆老太?太?眼里只有老大和陆晓宁,对中间的陆清凌来说,他连续好几天?不回家,也没有一个人找他。

蒸着?蒸着?年?糕,陆清凌突然抱住了徐露,在他耳边小声的说,“媳妇儿,有你?真好。”

徐露本来想调侃两句,回头一看陆清凌的眼圈不知道什么时候红了,看起来竟然有几分可?怜兮兮。

徐露就收敛了自己的情?绪,在陆清凌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别?想试图逃避劳动,一会儿揉馒头的伙计可?得你?干。”

陆清凌低低嗯了一声,“好。”

两人正腻歪着?,张嫂子过来见他们这个样子,羞的捂脸笑起来,“我?当你?们没在家呢,听?到广播们要去领东西了没?”

她这是怕徐露没听?到,忘记去领了。

徐露赶紧把手上的面团擦了,递给艾爱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