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年少成名 第149节(2 / 3)

加入书签

服。”

后面老头?刚放下鱼竿,听闻有书,好奇的问了句,“都带了什么书啊。”

“是我写的书。”郑雁鸿带着新书还有几本自己想看的书来小岛素净素净。

老头?一听,摆摆手,笑?言,“那算了,不看不看。”

“老头?,我的书在外面可是畅销书,书迷都排着队来买。”

白靖远笑?着撩开门帘走?进屋里,就是不信。

“姨,我姨夫这什么意?思?他?质疑我的能力。”郑雁鸿挽着姨妈手臂告状。她自小算是在姨妈姨夫身边长大的,要不是后来出了事?,可能会一直跟着他?们生活。

唐艳秋拍拍郑雁鸿安抚她,“饿不饿,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主房是三间,中间堂屋算客厅,摆着桌椅板凳。右边是卧室,左边一间比较讲究,门上还贴着一副小字,“束身自好,优游卒岁”

郑雁鸿敲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声?。

走?进来,看屋子里的陈列是一间书房,有个简陋的书架,上面摆放着几本杂书,一面墙上糊着报纸,一面贴了张褪了色的世界地图。

郑雁鸿记忆里,家里很宽敞很明亮,老头?那个时候也年轻,文质彬彬的,也有一间书房,还有一面墙的书,厚厚的,上面全是看不懂的字符。

老头?还有一张枣红色的光滑水亮的长桌子,桌上有个笔筒,里面插着很多?钢笔

现在,老头?手里掐着一根削了半截的铅笔,手底下是手工缝制起来的粗糙黄纸本。

那黄纸表面粗糙,一页页像小学生的作业本。书架上已经摆放了一排这样黄纸本本。

郑雁鸿知道,那实际是老头?的日记本,或者?记事?本。

坐在老头?对面,看着手里那半截铅笔,郑雁鸿无奈至极,“送你钢笔,圆珠笔都不用,送你日记本也不用。这铅笔哪里好,时间久了受潮笔迹就淡了。”

“淡了就谈了,一个糟老头?的记事?本留下来让人看着徒增笑?话。”白靖远看的透彻,也不在意?这些。

老头?有一手好字,写满一页合上再把黄纸本放在架子上,转头?问起,“你说的书呢?”

“不是说好不看吗?”

“总的看两眼写的什么吧。”

郑雁鸿把包里书全拿了过来,自己新书递给?老头?,又?把几本书放在桌子上。有两本书很新,还带着塑料封皮,《几何原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两本书一放下,老头?瞥了一眼就挪开了。

两个人各看各的书,唐艳秋做饭很快,招呼两人出来吃饭。

非常简单的小岛家常便饭。

唐艳秋手艺算不得好,郑雁鸿和白靖远两人得捧着,说不好吃,人家会撂挑子不干。

吃饭的时候,郑雁鸿说自己外面趣事?,老两口边吃饭边听。

“他?们说我嘴巴毒,难道我说的不是大实话吗?”郑雁鸿觉得自己说的很好,对人认真,就这还被人批评,说让她圆滑点,人都喜欢听好话。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理是这样,但是也得顾忌点。”外甥女的性格,唐艳秋知道。

“姨你是不知道,我在东山市有一场新书签售会,我遇到砸场子的了。”郑雁鸿到现在都记得那事?。

老头?一听来了兴趣,抬头?问,“什么砸场子?”

“我遇到一个破小孩,穿着一身校服,初中生的样子,能过来的应该都是我书迷才对吧,她不喜欢我的书,我这边新书签名,她在旁边撕我的书。”

“霍。”老头?惊讶一声?。

唐艳秋皱皱眉,“小孩有些极端啊。”

“可不是,我都快被气?死了,撕的一地都是纸片子,狂傲的很。初中生十几岁吧。”郑雁鸿自动省略一些不必要的。

“她为什么撕你的书?你肯定干什么了?”老头?笑?笑?。

郑雁鸿说了句,“可能我书里有些情节惹她不喜吧。”

唐艳秋:“你在这住些日子?”

“嗯,住些日子。有几所大学给?我发来邀请,希望我去当个大学讲师,还有几家杂志社希望我能给?他?们写稿。”郑雁鸿还在考虑中,都没答复。

“说到杂志,我记得以前比较出名的文学杂志《新树》”

郑雁鸿听到,咽下食物说,“我知道这个,来小岛前我才听一个前辈讲,《新树》杂志似乎要举办一个新颖的作文大赛。听说《新树》还邀请了全国十几所大学主办,传闻作文大赛评选人都是如今知名作家。像叶青,田文,宋明荣,霍利等等这些不算,还有那些大学里教授们。”

白靖远听后,笑?着说:“这阵容可以啊。”

郑雁鸿看老头?感兴趣,也愿意?多?说些。姨和老头?蜗居在这个小岛上,说是想要清闲养老,实际她心?里都知道,老头?和姨心?里有个坎,迈不过去了。

想在这个素净小岛上了此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