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含情目 第12节(2 / 2)

加入书签

季屿生依旧吃得简单:“一壶普洱和两份金沙海虾红米肠。”

明纱说:“老板,你就要了那么点东西,等下不会跟我抢吃的吧?”

季屿生放下菜单,长睫缓缓抬起,眸光流动,眼梢攒着几许笑意:“嗯,不可以吗?”

明纱心神一荡,心说不可以,这个人就是故意的,她才不会被美色|诱惑。

但转念一想,等会儿还要靠季屿生结账,于是非常没有骨气地讪笑道:“当然可以,呵呵……”

点完餐等服务员上菜还需要一些时间。

季屿生喜欢听戏,此刻,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舞台上。

他兴趣盎然,自有一番天地。

明纱不想打扰他,于是便独自观察起周围的环境来。

茶楼里听戏的老年人居多,大家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听戏,顺便唠嗑家常。

明纱在短短几分钟里,不经意间被迫了解了十几个家庭的琐事。

老林家的男人出轨了,老朱家的小孩是高考省状元,小卖部的老板娘有睡觉磨牙的癖好,老王家的狗喜欢半夜乱吠……

真是平平凡凡又异常精彩。

但,最让明纱在意的是,隔壁桌的老头和老太太似乎提到了王文音。

明纱的大脑自动屏蔽掉周围的杂音,努力用心去听他们谈话。

只见那穿中式唐装棉衣的老头说:“唉,可惜啊,文音先生就这么走了,我还记得二十年前,她跟梁先生合作的《游园惊梦》上了楚庭都市报和戏曲杂志,给曲粤坊争了不少光,那几年马场后街热闹得很,不像如今那么萧条。”

老太太赞同地点头:“是嘞,怪可惜的。你说她给大伙演了几十年粤剧,唱了多少名篇啊,怎么连个一儿半女都没留下?”

老头叹气:“要是……要是她脸上没那块胎记,或许还能找到个共度余生的,唉,真是造化弄人……”

明纱听他们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手上不知不觉打开了手机,在搜索框里输入“曲粤坊王文音”几个字。

毕竟是粤剧小有名气的角儿,没一会儿,便搜出了一些年代久远的文章和图片。

王文音一生清平,独善其身,全部的精力都用来专研粤剧,被许多人尊称为“先生”。

她的青衣扮相温婉端庄,风姿灼华,网上有很多她穿着戏服的惊艳场照,但生活照却寥寥无几。

明纱翻了半天,才从一篇人物访谈文章里找到王文音的素颜照。

照片里,她面对镜头,优雅从容地坐在藤椅上。她的表情很恬淡,有一种看淡人生的包容与释怀,金灿灿的阳光倾泻在她周身,呈现出薄薄一层淡黄色光晕,也让明纱清楚的看见了她左脸上的红色胎记。

就像打翻的红墨水不小心洒在了无暇白玉上一样,那片红色胎记在王文音本就金相玉映的脸上显得既多余,又令人惋惜。

明纱呼吸一滞,有股说不清的微妙情绪从心底蔓延开来,让她觉得很难过……

也许是她沉默得太久,季屿生突然把目光从戏台转到她脸上说:“有什么收获吗?”

明纱怀疑季屿生可以一心多用,明明刚才注意力全在戏台上,既然还能同时感知到她在做什么。

明纱收起手机,将发现的信息详细说给他听,然后问:“老板,我们真的能找到物主吗?”

恰好这时,服务员开始给他们这桌陆续上菜。

季屿生倒了一杯普洱放在她桌前说:“先吃饭。”

“哦,好。”

她确实饥肠辘辘,只能先填饱肚子。

两人安静地吃东西。

这一顿饭吃得心不在焉,但点的菜基本都吃光了。

明纱的战斗力依旧坚|挺。

两人吃完饭,从茶楼出来,紧接着去了一趟曲粤坊咨询相关人士。

然而,正如禾莉所说,曲粤坊的人对于彩蛋吊坠的来历皆是一问三不知。

明纱顿时觉得前路漫漫:“老板,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怎么办啊?”

季屿生说:“先回酒店。”

晚上,在外游荡了一天的两人回到酒店,双腿又酸又麻。

明纱一到房间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脱鞋。

她觉得今天自己一定是朋友圈当之无愧的步数王。

季屿生从口袋里取出房卡,贴在感应区。

嘀嗒一声,门开了。

他跟仍站在隔壁房间玄关处换鞋的明纱说:“等会儿把资料整理一下拿给我。”

明纱动作一顿,靴子半挂在脚上摇摇欲坠。

“大晚上的,你要资料做什么?”

“工作。”

“啊?”

明纱踢掉靴子,从鞋架上取下拖鞋换上。

季屿生还站在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