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63节(2 / 3)

加入书签

告黑状吗?还撞进他面?前,只有铩羽而归的份。

果然,隆庆帝并没有立刻屏退他们,反而说道:“这是如果跟两位爱卿无关,自然要让他们退下,如果跟他们有关,听过你禀告后朕依旧还要召他们来,倒不是一?起留着听听。所?以何爱卿,这事到底是有关还是无关?”

何御史一?时语塞,不情不愿的说道:“跟他们有关。”

“那就留下听吧。”隆庆帝拍了板,何御史也无可奈何。他拱拱手,朗声道:“那臣就直言不讳了。”

“臣这次要说的是,一?告,照城知州赵辰之?,目无君上枉顾法纪,竟然把珍品流入民?间?,丝毫没有呈上御前的打算。”

“二告敬源,竟然还作文伪饰,替赵辰之?宣扬名?声,令市集中的贝雕一?时无两,竟然涨到了五百两一?柄的价格!这不是在吸取民?脂民?膏吗?枉他平时还常说自己体恤百姓,替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他说完又恨恨瞪了敬恒敬源两眼,再次强调:“臣身?负御史之?责,监督百官体察百姓本就是臣的本分,既然发现了此事,就应该从实禀告,绝不姑息。”

敬源心里一?突,看何御史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就知所?言非虚,此事该如何善了?

何御史说完,还要求呈上证据,也就是那具松下仙鹤图的贝雕,隆庆帝想了想,最终点了头。

敬恒和敬源趁着这短暂的时间?开始思索对策,贡品其实只需要选取最上等的呈现给君王即可,那些剩下的二等品民?间?依旧可以享用流通,不然皇家被贡上一?筐雪梨,民?间?都不能吃梨子了吗?

只是欲加之?罪,贝雕又是个新鲜事物没有前例,何御史嘴皮子还利索,咬死了这是对皇上不敬的话,也难以善了。可如果要是贬低等会?儿呈上来的贝雕图,说是次等品,又跟他们之?前的言辞不符,何御史真是找了个好借口啊!

敬源正在努力思考借口,敬恒却用眼睛余光看了隆庆帝一?眼,皇上不惊不怒,眼中还带着几丝无奈之?情,侧头对着太监总管说了什么,敬恒似有所?悟,开始思索后面?的说辞。

没一?会?儿宫人就抬着屏风过来,上面?还盖着一?块丝绒布,遮的严严实实。站在隆庆帝身?后的宫人悄悄的踮起脚尖,试图看个清楚。

何御史矗立正中,等到宫人把屏风放下,这才小心翼翼的把丝绒布解下,把屏风的全?景露了出来,登时等着御花园里的人都被震住了。

黑色檀木的边框里,镶嵌了一?副晶莹剔透闪烁微光的图案,光华五彩,何其灿烂,上面?雕刻的松树枝叶丰茂,恍如实物,而中间?凌空飞舞的仙鹤黑白分明,栩栩如生,竟然是说不出的美丽和灿烂。

宫人们就算常在宫里见识奇珍异宝,也没有见过这等珍品,不由得顺着何御史的思路想,对啊,好东西为什么不敬献给皇上呢!

东西的确是好东西,贬低它说明自己也没有眼光,敬源想事到如今,只能干脆把对方也拖下水,他们如果跑不脱,何御史也别想好过,所?以他干脆的反问,“这副贝雕图,就是唯一?一?副在市面?上流通的那副?”

“是啊。”

“何御史倒是辛苦啊,千里迢迢的送到京城来。”敬源淡淡的说。

这副贝雕本来应该是在照城售出,然后被珠商们采买,一?路不辞辛苦的运送到江南,然后敬献给江南巡抚的寿礼,然后又辛辛苦苦的从江南再送到京城来,在全?国转圈旅行了。

加上这其中紧凑的时间?说何御史处心积虑,真不算冤枉了他。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来回折腾两趟!还跟江南巡抚关系不浅喔,敬源没说出来的,就是这层意思。

除开姻亲和师徒,凭什么跟一?个朝廷大?员关系如此亲密?

显然何御史也品出了这层意思,怒瞪敬源一?眼,他眼珠一?转不慌不忙的说:“这事还是我家的下人,正在江南采买东西,偶然碰见此事心知不对,于是赶忙报上我的名?号,江南巡抚也就委托他把屏风运送到京城来。”

可是这中间?的时间?,依旧太紧凑了,而且何御史一?个京官,没事跑去江南采购,谁信呐?下人还能轻易取信巡抚?猫腻可大?着呢!

这些不用敬源再次提醒,想必隆庆帝也能听明白。

隆庆帝待何御史说完,转头问到敬恒,“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敬恒正要再次解释时,突然想起刚才隆庆帝的眼神,试探着说:“臣相?信,赵知州不是这样的臣子,想必这中间?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吧?既然大?家都在此地,倒是不妨把话说的清楚,既不会?冤枉臣子,也不会?辜负了何御史检举的一?片好心。”

“毕竟何御史职责所?在嘛,臣一?定全?力配合。”

敬恒这话说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落到何御史耳朵里就是假情假意,装模作样,何御史再次站出来,“证据摆在面?前,还有什么可辩驳的?赵辰之?目无君上,竟然连贡品都能不敬献给皇上,难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