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烈火行舟 第64节(2 / 3)

加入书签

通体都是汉白玉所制,但盒盖和四边却镶满了金子做的纹饰。

看似不大,但相当有分量,否则也不会在地上磨出划痕。

盒子上有一个小小锁眼,杜昙昼掏出从当铺赎回来的钥匙,轻轻插入,往右一旋。

咔哒一声,盒盖应声而开。

杜昙昼把手放在盖子上,却没有贸然打开,“不会我一打开,就从里面射出毒箭,让你我二人命丧当场吧?”

“不会。”莫迟很笃定:“玉盒笨重,很难在其中设置暗器,你说的那种东西,一般都会用木盒,而且……”

“你怎么也学会卖关子了?而且什么?”

莫迟迟疑须臾,道:“而且以你我此刻的站位,就算真有毒针射出来,射中的人也只有你,我离得太远了。”

杜昙昼转过头,颔首注视他。

莫迟默默移开目光,手指无意识地在衣服上搓了搓。

令人不安的沉默弥漫在房中,莫迟无声地吞咽了一下。

杜昙昼突然抬起手,屈起手指放在嘴前呵了口气,对准莫迟脑壳就是用力一弹。

“哎哟!”莫迟捂住额头,疼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杜昙昼犹嫌不足:“让你长长记性!”

话是这样说,真等到打开盒盖时,他还是用身体小心翼翼地把盒子全部挡住,嘴上还念叨:“要是我真出了事,你又见死不救的话,我做鬼也缠着你!”

莫迟小声嘀咕:“鬼要是都长你这样我也不介意。”

“什么?”杜昙昼回头看过来。

莫迟嘴合得严丝合缝像珠蚌,充分用行动表示,刚才说话的不是自己。

杜昙昼把盒盖完全翻开,里头果然并无异样,只有一封信。

“过来看看。”

莫迟走上前,见信封上写着,临台侍郎杜昙昼亲启。

“是写给你的?”莫迟拿起信封一看:“封口还用浆糊严严实实粘住了,他怎么知道你会来馥州?又怎么确定你能找到这封信?”

杜昙昼也没有头绪,只觉得事态愈发扑朔迷离起来:“拆开看看。”

莫迟也不客气,直接撕开封口,取出了信。

两人一起,一目十行地往下看。

信上内容并不长,时方砚说,他来到馥州后,得知临淳湖上有水匪肆虐,于是假扮成渔民,暗中调查了一番。

他查到了一些线索,但还不够,于是打算伪装身份,继续深入调查。

信的末尾他说,之前查到过的东西已经写在另一封信里,寄给京城的杜昙昼了。

落款的日子,就在三天前。

“三天……”杜昙昼说:“时方砚寄出的信属于公文,这种公文都要经由驿站一程程往缙京送。他官职不够高,寄不了加急,按照寻常信丞的送信速度,这封信可能还没离开馥州境内。”

他看向莫迟:“现在回府衙,让人骑快马去拦,只要路上顺利,一天一夜的时间,应该就能拿到他的信,回到州府了。”

莫迟有些不解:“时方砚行事为何如此神秘?调查水匪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何须遮遮掩掩?”

杜昙昼:“也许,他有不得不遮掩的理由,比如说——”

“比如说,调查水匪时,时方砚发现自己动到了不能动的人?”莫迟很自然地接过了话茬:“像是……馥州地位最尊的国舅爷?”

“我明白你的意思。”杜昙昼道:“不过除了国舅,也有可能是州府的官员,所以时方砚才不敢把实情告知他们,而要辗转写信通知于我。”

时方砚定是害怕走漏消息,才将事情写在纸上,藏于床下的箱子中,还要把钥匙拿去当掉。

意识到这一点,杜昙昼和莫迟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深感不妙的眼神。

若那尸身真的是时方砚,只怕他不是自尽,而是被人灭口身亡。

“水匪……”杜昙昼喃喃道:“这么多年,从未听说临淳湖上有匪患,时方砚是如何发现的……?”

思索片刻,脑中仍是一团乱麻,杜昙昼抬起头,果断道:“干想也没用,不如我去调查府衙内大小官员,而你返回国舅府,暗中查探一番,也许能找到新的线索。”

莫迟点了点头,很快离去。

杜昙昼收好时方砚的信,将箱子推回原位,摆出从未被人碰过的样子。

回到馥州府衙时,画师刚画完伍睿杰的画像出来。

经过正堂,听得伍铖还在对冉遥说:“草民之子长得五大三粗,身材魁梧,足足高七尺,皮肤又黑,站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发现!可草民带家丁寻了这么久都没有结果,您说他不会是……”

伍铖发出了几声抽泣,说不下去了。

杜昙昼脑中倏然灵光大作,面前的迷雾顷刻消散。

他们都被迷惑了!

皮肤黝黑,身长七尺,体格健壮,除了时方砚,还有可能是别人!

他拔腿走进正堂,见到伍铖就问:“你儿伍睿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