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540节(2 / 2)

加入书签

祖不提这事,石仲魁也不会问。

这玄功再怎么说,也是老子和元始天尊两位圣人创下的,改名字就显得不尊重他们兄弟俩了。

再则,这功法自己独有,那就是三界之内独一份,傻子才四处囔囔。

拜谢道祖后,石仲魁正想着是不是趁机讨要件好宝贝,却不想眼睛再次一黑,瞬间回到了雷音寺的宝库里。

惋惜几秒,石仲魁心思一动,看向打坐的佛老时,目光中就带着期盼和激动情绪了。

都不用细细琢磨,道祖其实和老子、元始天尊、还有太上老君一样,最在乎的就是道门的道通。

那么继续找西方教的麻烦,就算讨不到道祖的欢心,也能让道祖时不时的关注自己?

至于之前想着和佛祖合作的事,其实也不冲突。

合作中带着争斗,才是世间常态。

不过,此时继续像以前一样,时不时的拖佛门后退,就显得有些小打小闹了。

既然你想佛法东传,自己虽阻止不了,却不妨碍自己学老子一样,分化、曲解,甚至往传入大唐境内的佛法中掺沙子。

佛法再好,总归是需要人去修行。

而世间的西方教信徒,可不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佛祖、菩萨们。

这些信徒只要还存在于人世间,就免不了被皇权、世俗和道德影响。

而且现实世界中,佛法中其实早就融合了道家、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观点,来适应天朝实情。

佛祖被石仲魁看的眼皮子都跳了跳,暗道不好,可睁开眼睛时,石仲魁早就换成了感激表情。

第666章 前脚笑嘻嘻,后脚就开始算计

石仲魁生怕被佛祖看出点什么,毕竟自己此时名义上,和佛祖的关系算是亲近。

但石仲魁相信,若是佛祖有机会算计自己,他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拱手一揖,抱拳弯腰和膝盖平行,情真意切的说道,“多谢师叔相助,此恩此情,小侄定然护佑取经人顺利抵达灵山。

等取回佛法之后,小侄还愿以万两黄金,资助大唐各位高僧们。

造书成册,广传师叔的教义。”

最后一句说的佛老不由笑了起来。

不提西方两位圣人,专门提自己的教义,这是明摆着说,他这个师侄只认自己才是西方教之主。

这等于石仲魁暗示玉帝时,说自己只认他才是三界之主一样,佛祖自然满意的很。

而且在没看穿石仲魁的心思前,佛祖只以为自己刚才心神示警,只是因为石仲魁刚从太乙金仙,忽然升到大罗顶峰,一时间还没适应,这才显露出浩瀚气势,激起自己的警惕。

不过高兴的同时,佛祖也难免为自己叹息,又羡慕起石仲魁。

一日之间从太乙金仙,成就大罗顶峰,这待遇三界独一份。

要是自己还是截教大弟子的话,或许这待遇就是自己的了。

好在佛祖只是片刻间心神失守,心里其实也明白,当年在截教时,自己就已经成就大罗,就算道祖青睐于自己,也不可能助自己成就准圣。

反倒是入了西方教之后,在雪山静修西方教的功法,又借助西方教的气运,这才真正成就准圣之境。

说起来,自己的境遇和福源也不浅。

不仅避开了封神大战的死劫,还坐上了一教之主,并且成就准圣,这机遇三界难寻。

只可惜最后还是着了西方教的算计,被孔雀吞进肚子里,不得不破开孔雀肚子逃出。

这才有了孔雀佛母,并且彷如新生,和前半生的一切算是做了个切割。

但有些事虽然切割了,人心却难料,权利更是无法放弃。

佛祖笑着对石仲魁行礼道,“恭喜贤侄成就大罗,从此超脱天地,不受三灾九难,不受天地轮回之苦,当真是可喜可贺。”

天地每十二万九千年便是一轮回,若是没保命、增寿手段和法宝,就是太乙金仙都会寿终。

但到了大罗境界后,就不用受天地轮回影响,这也是当年阐教十二金仙,为何显得那么急切的想突破到大罗境界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一向被他们看不起的截教,居然接连有人成就大罗,也是阐教二代弟子们当年会不甘和焦虑的原因所在。

甚至元始天尊自己都觉得没面子,这才亲自参与封神榜。

从一开始就在算计截教。

石仲魁笑哈哈的回礼,又不想和佛祖提紫霄宫中事,忙转移话题道,“同喜、同喜,过上年师叔便能达成所愿,小侄在这提前为你道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