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529节(2 / 3)

加入书签

换了角色的错觉。

石仲魁很快想到,这两个老家伙铁定暗中做了什么交易。

而且大概老君巴不得玉帝再次出丑,又从如来手里捞到好处,可谓一箭双雕。

若是其他人暗示自己妥协,石仲魁保管鸟都不鸟他,但自己这么多年从老君手里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只能默默坐着不吭声。

不过他也不傻,总不能老君和佛祖做了交易,最后背锅的反而是自己。

坐着不说话,但目光却看向老君和玉帝。

王母和不少仙神很快明白过来,石仲魁不是不想站出来主动接下任务,而是不能越过老君,主动挑事。

还有,抢着接任务,玉帝反倒能拿捏住他。

只有等玉帝主动询问,他才越好讨价还价,王母暗骂石仲魁奸猾,却又没真生他的气。

屈膝行礼对玉帝说道,“大天尊,我天庭不缺统兵大将,更不缺本领高强者。况且此事乃是大天尊亲自下令捉拿那三妖,何须灵山相助?”

这话是在提醒玉帝,即便是如来主动提出,让灵山辅助天兵天将,但若是真答应了,反而会更加丢脸。

玉帝当然也明白这道理,目光扫了一圈,很快看到李靖低头,哪吒装作思索的样子,看都不看自己这边。

南斗、北斗、九耀星、二十八星宿倒是全看着自己,可玉帝心里明白,这些人是笃定自己不可能成为主将,反倒不如做出忠心耿耿的样子。

玉帝忙又看向雷部众神,只见雷部正神普化天尊闻仲,理都不理自己。

还拿起酒杯,仿佛正在喝什么了不得的美酒一样,滋滋有味的喝起来。

再看向斗部众星宿之首的斗姆元君,只见这位截教四大亲传的金灵圣母,倒是有些意动的隐隐点了个头。

可玉帝这下反倒不敢派斗部的人出征。

免得好不容易联手人教、阐教,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斗部,再次拿到统兵权,恢复往日的风光。

至于太乙真人、南极仙翁和其他两位大帝,仅仅只是三个在人间占山为王的妖魔,就让他们出动,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

而且三人就算接了任务,最后也是派遣自己门下弟子和手下们出征。

最后除了石仲魁外,就只剩下四圣真君和杨戬了。

猪八戒这个天蓬元帅被贬,佑圣真君、天猷元帅、翊圣真君负责守卫斗牛宫、凌霄宝殿和通明殿,派他们出去,等于削弱了玉帝身边的护卫力量。

玉帝会答应就怪了。

杨戬其实倒是愿意立功,因为当年的旧事,杨戬地位极高,可实际上的权利却极小,根本不符合他二郎显圣真君,三界第一战力的身份。

第649章 先锋官

杨戬的亲娘云华仙子早被他救了出来,和娘舅玉帝的主要矛盾既然没了,杨戬对玉帝的恨意,也随着无数年的时间流逝,慢慢消失不见了。

而且名义上听调不听宣,仿佛如何了不起,但实际上杨戬自己心里明白,他就是个被贬在灌江口的边缘人物。

练就一身本事,手下也人才济济,战力不凡,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心里自然会不甘。

当然,杨戬一开始是真不愿意听玉帝的命令,觉得待在灌江口逍遥自在,何必听人使唤。

可年数久了,再如何宅的人,心里也有起了‘静极思动’的想法。

可惜这下反倒让玉帝拿捏住了杨戬。

当年你这个当外甥的,有多不给我这个舅舅面子,玉帝现在就多不愿意看到不听话的外甥出头。

玉帝最后看向了太上老君。

暗道先让玄门和西方教,借着狮驼岭的战事,暗地里争斗一番也是好事。

老君心里明白,玉帝其实已经打算让石仲魁这个伏魔大都督去,却又担心石仲魁会拒绝决,或者提出什么难以满足的条件,这才让自己这道祖给石仲魁下命令。

玉帝倒是不怕老君也提条件,两人做了无数年名义上的君臣,相互之间都非常了解对方,也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

反倒更容易谈妥。

隔天,石仲魁从兜率宫出来后,径直回到御马监,召集帐下八个太尉和一千两百兵将,下凡去了狮驼岭。

石仲魁这五百年里,不知道拿着宝莲灯研究多少次了,自然明白三圣母手里的宝莲灯威力非凡。

不需要三圣母亲自上阵杀敌,仅仅守护营帐,防止被人偷袭,宝莲灯还是很合适的。

只要安抚住战败的天兵天将,这些人挡不住青狮、白象和金翅大鹏,可紧守八方方位,不下天庭常用的天罗地网大阵,困住狮驼岭几万小妖们却不难。

到时候石仲魁手里的九龙神火罩、水火双蛟剑、五雷翁金锤等法宝,在限定区域内就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至于狮驼岭三妖,狮驼王等八个太尉八打三,肯定没问题。唯一的麻烦是,金翅大鹏雕一心想逃走的话,速度上没人能追的上。

或者金翅大鹏专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