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445节(2 / 2)

加入书签

好比当年刘邦封赏雍齿一样,满朝文武见刘邦最恨的人都有赏,那自己应该也没危险了。

李世民此举确实稳定了朝局。

而他在贞观初年,即便心里不喜欢,甚至嫉妒延误喜欢找自己不足的魏征,却真的听魏征和不少大臣的谏言。

甚至害怕大臣不说真话。

但贞观十年之后,李世民坐稳皇位,大唐国力也蒸蒸日上,他就变的不怎么爱听大臣的谏言了。

加上历史上亲爹李渊在贞观九年,媳妇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先后病世,李世民悲痛之下,心情大变。

而且没了约束,上朝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凡事都喜欢挑刺的魏征,还有那些个喜欢进言的大臣。

这方世界里,长孙皇后还活着,李渊却已经死了好几年。

李世民皇帝做久了,还是难免有些自得意满。

当然,说他变的刚愎自用,糊涂了,只是对比他壮年之前的行为。

相比历史上很多皇帝来说,即使是晚年的唐太宗仍然超越不少人,并不能算是昏庸无能。

既然大部分人都举荐魏征,加上这家伙确实只爱名,李世民没多思考,就同意魏征负责抗灾和赈灾之事。

石仲魁得到消息后,这才把已经回地府,再次做判官的崔判官找过来,询问杨文辉转世投胎到什么地方。

崔判官倒是没敢拒绝,只是心中难免有些顾忌。

毕竟石仲魁这举动,肯定会让很多仙神不安起来。

石仲魁微微一笑,“道兄当年因为帮天蓬遮掩所犯之罪,不得不主动下凡,在人间受苦五百年。

虽说道兄勤勉、仁善,这五百年里做了许多善举,得了不少功劳。

可道兄回阴曹地府后,难免还是会被人说闲话,对吗?”

崔判官叹息一声点点头,下凡受罚就如污点,怎么洗都洗不掉。

自己又没那个福分,像石仲魁一样受罚回天庭,就被太乙真人收为亲传弟子,做了阐教三代门人。

用不着担心的前途。

石仲魁继续说道,“那若是同位地府四大判官的魏征,在人间犯下大错,对道兄此时的处境,是否会有些许帮助?”

崔判官眼睛一亮,随后也不问石仲魁打算做什么,笑着拱手一礼,又说了几句客套话,就以地府公务繁忙,回了地府。

而石仲魁自然知道了杨文辉,转世去了哪里。

报复的手段也很简单,引杨文辉习武就行了。

李世民入地府绝对是西方教做的局,目的就是让他害怕,但这也让他多活了二十年。

西游记中,生死簿上李世民一开始的寿命只到贞观十三年,可崔判官却在生死簿上加了两笔,变成贞观三十三年。

比现实世界中649年去世,多了十年寿命。

杨文辉此时才转世,至少在李世民还活着的二十年里,基本上没机会获得军功。

即便他学武的天资非凡,也不可能十几岁就上战场。

而且战场上得到的功劳,可算不上‘仁善’二字。

一将功成万骨枯,杀的越多,就越是背道而驰。

……

算计了魏征,免得他亲自安排杨文辉转世的事。

随后石仲魁暗暗想着,西方教若是想借泾河龙王违抗天条,私自改了下雨时辰和雨量后。

想接魏征梦里斩杀泾河龙王,就得看看地府里有没有人去告魏征了。

随后石仲魁命人盯着西海龙王。

那老龙王果然还是上了天庭,去找李靖告状。

石仲魁也明白若是没有吕岳吃亏的是,西海龙王或许就不会上天。

但此时他是深怕自己耽误了两天,会引得石仲魁恼怒,最后把目光盯在自己头上。

哪里还敢有半点犹豫。

龙王告状的事,在天庭传出来后,石仲魁立马就回了御马监,召集等着的八个太尉,点起兵马。

这举动很快就让天庭上下有些紧张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