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87节(2 / 2)

加入书签

在读书考科举,想着做官修心也算是一种修行。

这话皇帝顶多信了一半,而且还是因为石仲魁19岁之前一直浑浑噩噩,又忽然变聪明了是事实,这才不得不信。

“爱卿可有长生之法?”

石仲魁摇头道,“陛下,千百年以来,有几人能长生?”

景隆帝顿时不说话了。

沉默了一会,石仲魁这才继续说道,“若是阴司给臣的消息没错的话,天地间的灵气早已经不适合修道了。

别说成仙了道,长生久视了,便是能结金丹也千难万难。

而臣修道17载,不过是练气9层。

不说突破到筑基期和更高的金丹,还有只存在于传说中元婴期,便是练气圆满,至少也得年时间。

而且突破筑基期,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魂消的结局。

所以臣这一生,也不在乎能修炼到何种程度。

还不如炼心,历经红尘悲欢离合,顺其自然,这‘道’自然就修成了。”

景隆帝暗暗叹息一声,同时也放心了不少。

既然没人能无敌,就没法威胁到大周。

随后又不死心的问道,“若是能修炼到筑基,可否长寿?”

石仲魁也没犹豫,笑着道,“所谓筑基,通俗一点便是打基础,自然能增寿。不说百年,只要无病无灾,百年可期。”

皇帝脸色一喜,但随即又想到‘无病无灾’的话,心里不由对比几个天师说过的话。

忽然发现,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实都差不多。

而且那天师老道们说的话,比起石仲魁那叫一个高深,让人一听就觉得他们比石仲魁要高明多了。

再想想石仲魁得修为虽然不比天师差,但他也确实差点把自己练傻了。

按照几个天师的说法,石仲魁必然是吃了什么灵果仙根。

否则即便他真是大能转世,也不可能如此年轻,修为就不比他们这些修炼了至少五十年的掌教差。

所以皇帝心里隐隐觉得,还是那些传承几百年、上千年的道派更可信,也更稳妥。

毕竟人家世代修行,出过太多真修。

这一代代修行下来,功法早就被前人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过,出问题的几率小的微乎其微。

不过,人心就是那样,皇帝还是问道,“爱卿可愿割爱?”

石仲魁这次没急着回答。

自己要是想都不想便奉上一篇修炼功法,皇帝反而会怀疑。

好一会,皇帝叹息一声道,“罢了,是朕强人所难了。”

石仲魁这才按照之前想好的说法,面露难色的说道,“陛下可知符箓之术?”

皇帝忙点点头,而且从绣衣卫的汇报来看,石仲魁极擅长符篆之道。

石仲魁犹豫片刻,在景隆帝有些急切的目光中说道,“既如此,不如臣先传陛下几句修心之法,若是陛下个月内能画出破邪符,才算具备符篆之道的修道之基。

否则臣劝陛下,还是去修内丹之道。”

景隆帝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好奇问道,“这么说,爱卿修的功法和常人不同?”

石仲魁点点头,“臣倒是想修内丹之术,可惜这是各派立门根基,如何会传给外人。

便是真传弟子,也得经历各种考验。而且修为到了,才会传下新一阶段的口诀。”

几个躲在屏风后的老道士,听了这话,不由笑着点点头。

第190章 恩赐

几个老天师暗道这六元公确实有见识,如此机密之事都能知道,侧面也证明他确实有来头。

天资也必然非凡,才能靠着符箓之术修炼到如此高的修为。

而且有了他这番解释,也能让皇帝和太上皇更加相信自己等人之前说过的话。

既然自己等人修炼的是内丹之术,石仲魁修炼的是符箓之术,走的又是官场,那大家就没了根本上的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