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75节(2 / 2)

加入书签

夫妻俩还肯定得搬出现在居住的那个小院子。

可荣国府看起大,能住的院子早就都有主了。

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只能把当初薛姨妈住的梨香院,连通贾琏现在住的院子一起改一改,规格上才不会弱于贾赦的东园。

但这一动又必然需要一大笔银子。

而贾家此时不是一般的缺钱。

未来贾宝玉虽然应该还能住在荣国府,但他的子孙后代被赶出去的概率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而且贾母、贾政百年后,以王熙凤的手段,贾宝玉和他媳妇孩子的日子也不会多好过。

所以说在贾母死之前,她是不愿意看到贾家有任何改变。

说她私心重,半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贾赦才会气的脸色铁青,手都隐隐发抖起来。

第181章 救星来了

可一想到当年被义忠亲王牵连,差点小命都不保的事,贾赦又颓然泄气的叹息一声。

站起来对贾母道,“母亲,若是没其他事,儿子先行告退了。”

贾母见贾赦最终还是妥协,不由笑着点点头,“去吧,等事情完了后,你亲自修书一封,请姑爷和二丫头回来坐坐。

既然姑爷公务繁忙,你这个当岳丈的也别拿捏着身份,多请他们夫妻过来叙亲情也是应该。”

贾赦的表情这才好了起来,王熙凤却在心里暗道老太太就是厉害,这算不上打一巴掌再给个蜜枣吃?

而且大老爷这辈子,大概也就剩下自家姑爷可以拿出来吹嘘一下了。

送走了贾赦,又把其他人叫了出去。

贾母的目光重新放在神情、姿态更加恭敬的贾琏和王熙凤身上。

“凤姐儿今后还需多和你那薛家二姑姑走动、走动。若是有机会,也让琏儿带你去姑爷家上门,和宝钗、二丫头的叙叙姐妹情。

免得时常不走动,变得生分了。”

王熙凤和贾琏明知道贾母这是安自己夫妻的心,心里却还是和贾赦一样高兴了起来。

贾琏倒好说,他是想去就能去,但王熙凤除了陪贾母出府上香外,没贾母的首肯,除了去宁国府外,那是连走出荣国府的大门都没机会。

现在虽然还是需要借妹夫的势,但对王熙凤这种喜欢弄权、喜欢出风头的人来说,确实切中了她的弱点。

反正她是女人,没男人那么强的自尊心。

也不对,王熙凤的自尊心可不小。

只能说她的述求和贾家男丁不同。

只要能借势,换来在宁荣二府下人、婆子们更大的威望和权力,奉承妹夫、妹妹几句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在家里,还不是一样供着老太太、两个夫人和各位姊妹、兄弟。

多一两个根本不叫事。

只是越想着石仲魁,王熙凤心里难免有些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若是能晚几年嫁人,说不定……

想到这,王熙凤忙用右手掐了自己的左手手心一下,把一些不该有的念头甩出脑海。

但既然起了心思,哪里有那么容易就真不去想。

跟着贾琏走出贾母的屋子,看他的背影时,那是越看越觉得他就是个好看的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再想想号称如“宝”似“玉”的贾宝玉,顿时觉得他连绣花枕头都比不上。

完全就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

这贾府完全就是贾母一个老太太撑起来的。

可惜贾母确实年龄大了,不怎么管事,而且不少事情其实都在瞒着她,否则必然不会成现在这样。

暗叹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

当年王夫人和自己嫁入贾家,确实算是高攀了,但这才过去多少年,即便大姑娘成了贵妃,宁国府照样被绣衣卫给围了。

之前一起商量时,除了王夫人,居然没人提过元春。

而且此时事后想想,贾家真出了事,最无用的反而就是元春。

甚至说不定大姑娘在宫里,还会抱怨娘家牵连了她。

至于王子腾,王熙凤只能叹息一声。

石仲魁知道后都立刻奔走,王家居然半点消息都没有,难怪琏儿一出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他求助。

这么一想,王熙凤第一次心里觉得,自己在贾家的地位因为这次的事,可能没想象中那么稳当。

打定主意往薛姨妈、宝钗和迎春那边靠。

看着贾琏道,“琏儿,既然姑爷此时没在家,我上门找宝钗妹妹和二妹妹正合适,一会你和老爷、宝玉去宫门时,带着我去一趟妹夫家。”

贾琏一想也觉得时机正合适,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