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08节(2 / 2)

加入书签

鱼儿倒是发现了好几处会产生涌泉的地下河。

不过,想让地下水自己涌上来,还的花费不小的人力去改造一番。

倒是宛平城,也就是现在的房山内,找到不少自喷泉。

石仲魁仔细想想,未来天朝京城周边的湿地公园可不算少。

只是想从的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和森林中把水引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私人做不到,官府看着要先出一大笔银子,而且好些年才能看到效果。

那些流水一样的县官,哪里肯为后来者铺路和谋福利。

甚至柳鱼儿还在京城北边发现不少,只要改造一番,出水量不小的山泉。

这下从刁德兴手里敲诈来的一万但粮食,就有了大用处。

只要他愿意,每日一斤口粮招募几千流民都没问题,而这一万但粮食,也足以支撑两三千人一年的消耗。

但仔细想想后,石仲魁还是决定去屯田司招人。

京畿那么多官员,都无视散落在周围的上万流民,自己要是把这些人全吸引,汇聚起来。

不仅在打文官的脸,皇帝肯定会第一时间派兵,把流民驱散开。

这反而会害了很多人。

毕竟从京畿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说不定就得走一、两天。

这要是到了地方却没吃的,又面临着官兵的驱赶,很多流民肯定再也撑不住。

石仲魁也不是圣人,没那么伟大到,为了别人而损害自己。

骑着马,带着二十个从缮国公府选出来的青壮,绕着京畿转悠一圈,实地考察做做样子。

心里却早已经通过柳鱼儿、大兴土地和日夜游神的讲解,对京畿水系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绣衣卫倒是想保护他出城,但石仲魁却不敢真让他们跟着自己出京城。

回来后他就决定把钦差官署,放在宛平城屯田司农田所在地,自然形成的小镇里。

大兴那边倒不用他担心,于洪高和土地都会盯着。

自己待在宛平城,不仅是因为就近好盯着,薛金平也在宛平屯田司任职,而且小镇里最大的文官也才从六品县令。

至于屯田武官,石仲魁虽然不会无视,但想找他们麻烦,却很容易。

可以说自己把钦差官署放在小镇里,那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

耗费两天时间,把宛平屯田司大大小小官吏全见了一遍。

石仲魁虽然早预料到自己的到来,可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本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管屯田,而不管其他事。

有了成绩自己好交差,回翰林院当清贵翰林,屯田司大小官吏和武官也能跟着,得不小的好处。

却没想到有人借着这些官吏全来了钦差官署,居然相互勾结起来。

要不是早拍锦毛鼠盯着,自己被算计了,都不一定知道。

当初工部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就在武官和管着屯田的勋贵手里吃了亏。

石仲魁心里暗恨,既然有人想先动手,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当天夜里,薛金平坐立不安的坐在钦差官署的后衙,看着站在书桌边慢条斯理写着奏折的石仲魁。

好几次想开口,最终还是强行压了下去。

随后目光看向一身书吏袍,却没被石仲魁收入钦差官署中,真正当个书吏的薛蝌。

胥吏用现代人的说法,差不多就是警察、办公室文员,但古代一旦当了胥吏,不仅不能和官员通婚,胥目的子孙三代还没法考科举。

有些耕读传家的家族,还明文规定,当了胥吏就不能入祖坟。

但衙门里真正做事的又全是胥吏。

事情他们做,地位又如此低,难怪胥吏心里一门心思都是捞钱和欺瞒上司。

然后就出现了幕僚、俗称师爷。

有些进士当县令后,要是没有师爷帮忙,他连文案都不会。

更别说和世代盘踞在一县一乡的小吏斗法了。

所以薛金平此时看薛蝌,眼里带着深深的嫉妒和羡慕。

既不让他当书吏,却又摆明了用书吏工作培养,这是要重用了。

加上石仲魁只要不出错,入内阁不敢白胸脯保证,可一个正二品的六部堂官还是没问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