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10节(2 / 3)

加入书签

。”

孙大将军自然也不服气。

但是如今这局势,不服气也没办法。“他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如今朝野上下谁敢不听他的?”

—听这话,众人更是不甘心。自己在边关打生打死,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一点手段攒养老的银子。

这谢来年纪轻轻就入了皇帝的眼,压在他们脑袋上了。

这找谁说理去?

有人道,“大将军,我听虞都那边来的商人说,陛下如今都好久没上朝了,虞都的人都传说,陛下只怕已经要……”后面的话没敢继续说。

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

于是有人立马幸灾乐祸,“岂不是说,这位谢大人要倒霉了?”

天子宠臣,没了天子,朝中那些大臣能不痛打落水狗?甚至还有新君上位,也容不下这种人的。

“将军,您觉得哪位王爷最有机会?何不接触接触?”

“说什么胡话?我们武将哪里能随意接触虞都的皇子王爷?再说这话,军法处置!”孙大将军大怒道。然后直接散了酒席。

有人吓得不敢说话,但是有了解孙大将军的人则知道,大将军心里只怕也有想法了。

谁能抵挡住从龙之功的诱惑呢?

第266章

没过两日,就有人从大将军府出发,前往虞都。

对于此事,谢来自然是不知道的。哪怕知道了,他也不关心。朝中那边有老师们在,也不可能有人作乱成功。他和老师们每天都能见面通信,互通消息,自然不用担心这些事情。

有了羊毛商会众多商人的支持,羊毛销量比谢来想的还要大,为了供应充足,谢来自然扩大生产。按照谢来的计算。未来光靠羊毛这—利润,就能养得起北地三州的军队了。百姓们所得的工钱又能让当地商业更加活跃。此地会越来越富足。有钱富足了,人口自然会增长。

北地如今欠缺的是人才。不止是高端人才,而是识字的人才。比如羊毛厂扩大,自然要提拔老员工当基层管理。但是谢来发现,这些老员工里面竟然挑不出几个识字的人出来。至于算数更是不指望了。

不止工厂这边欠缺,连来寿军队里也欠缺基层将领。

之前来寿自己带兵的时候,还教导过身边识字的人,这批亲自教导出来的心腹让他在组建第一支军队的时候没遇上这种困难。现在军队扩招之后,这问题就出来了。

他和谢来反馈了这个情况。谢来就直接拍板,在军中和工厂开扫盲班,在城里也开扫盲班。

扫盲班不教什么复杂的圣人之书,只教导识字算数这些基本的技能。这样一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就没那么大了。认识—些基础的字,应付日常工作就可以了。谢来想着自己在来这个世界之前,也不见得能认清楚所有生僻字呢。

至于大家愿不愿意学习,这也简单。只要规定,想要升职的人必须认识多少个字。自然会有人来。

老百姓中可从来不缺积极向上的人。

谢来很快就将这事情落实了,在北地三州高薪聘请读书人教书。然后又广而告之,将学堂设定在哪些位置,上课时间为什么时候。

一时间整个北地都沸腾起来了。

免费教大家认字?

老百姓们虽然不识字,却也知道识字的好处呢。那些认识几个字的人,做的事情就比不识字的人要轻松。赚银子还多。

家中但凡有孩子的,有年轻人的,都愿意去学。

工厂里的老兵们知道工厂出了规定,要识字才能当管事的,虽然觉得头疼,但是也愿意去学。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工厂给了他们新生,如今又给他们向上的机会,自然都会牢牢的抓住了。最难的反而是军中。这些年轻小伙子们—听还要去念书,脸都皱成—团了。特别是其中武力高超的刺头,更是觉得识字没什么用。还不如多练武力,多杀敌建工。

来寿直接把这类人干趴下了。

然后骄傲的告诉他们,“我这么厉害,当初还考了科举呢,要不是蛮人嚣张,我如今只怕都要得个状元当当。你们看我兄弟,就知道我多聪明了。你们武功还没我厉害,就瞧不起读书?杀几个敌人是厉害,但是不识字能当将军吗?哪天让你们当将军,我给你们写个密信,你们都读不懂。让旁人读了,那不是泄密了?”

“再则,当将军不止要管战场杀敌,还要管理军工计算,要清楚知道后勤供应是否充足,你们连个字都不知道,这些如何处理?”

以理服人之后,直接下通牒,“行吧,想要混出个头的,就自己去找军司马报名,其他人自便,我倒是看看这军中有多少不想当将军的孬种。”

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士兵们面面相觑,然后心里有想法的,默默的去找军司马报名了。

谢来在边城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杏花也回了虞都了。

才到虞都,就被公主召到身边成为女官。毕竟上次的考试,杏花可是考上了的,只是因为皇帝的顾虑,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