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699节(1 / 3)

加入书签

“欧阳永叔多好的人啊!”苏洵感动极了, 他揪着九岁的大儿子苏轼, 兴奋地说, “儿啊,我带你去看看东京。”

“哈?你又想出门?”

苏轼的头顶梳着两条总角辫子,小孩叉着腰,神色很不高兴。爹爹总爱出门游学,把整个家的责任全丢给娘亲,他不太喜欢。

苏洵有一颗游子的心,他学了老乡李白的仗剑走天涯,总想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老苏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他游过巫峡和峨眉,去过荆州,再往东去到滁州。

虽说人生应当读万本书行万里路,但是对于老婆孩子来说,男人的这种行为特别苟。

宝元二年,夫人程氏产下苏辙,苏洵外出旅游。

庆历五年,苏洵在家给苏轼教学,不到数月,他又跑出去旅游。

去年的这一次出游,让苏洵结识到欧阳修。对着直瞪眼的长子苏轼,苏洵有些没底气,他对妻儿照顾太少,确实是他理亏。

这不,他想法子补偿家人,温声道:“此次前往东京,我不是去游学。有一位大人帮我谋了差事,让我去东京给小娘子教书。人家开出的待遇很丰厚,能让你去国子监小学读书,等辙儿满八岁,他也能去读书。我打算把你们都带上,我们全家都去东京。”

“这样好的事情,人家怎么便宜了你?”苏轼不信,“爹爹连个功名都没考上哩!”

鉴于自己没考上科举,苏洵有些脸红:“咳咳……人家为何要骗我?大人名讳叫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庐陵欧阳修!”

“哦。”苏轼捧着下巴,“欧阳修是谁?我不认识。”

对于一个九岁的小朋友来说,你问他谁是大宋作协成员,他咋知道啊?

苏轼他不知道。

“算了,我不跟你说。”苏洵转身就走,“我跟你娘说。”

夫人程氏是一个很好的女子,她出身富豪之家,读过很多书,能给苏轼和苏洵辅导功课。她的性格坚韧,是一个能支撑门户、打理家务的厉害人。

程氏看过欧阳修的书信,她赞成举家搬去东京。她心想欧阳修一个当官的,应该不会骗人。她希望儿子苏轼和苏辙能入读最好的学校,将来考中进士,出人头地。

可怜天下父母心!

“盘缠的问题……我回去问我哥哥借一点。”

程氏咬着牙,别人都说东京居不易,肯定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苏洵是家中小儿子,他继承的财产除了吃喝,不算特别富裕。老爷苏序还在世,老爷子活着,当儿子的苏洵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分家分钱。

她娘家在眉山能称富豪,一次借十万钱不成问题。

“多谢夫人贤惠!”苏洵拱手道,“等我到了东京,我给夫人买最时兴的衣裳。”

“对了,我们先去成都买一些私营蜀锦,等去到东京再出手,岂不是能赚点利润?”程氏头脑灵活,“这样一来,我欠兄长的钱很快能还上,指不定还能有富余。”

苏洵乐得拍手,他家媳妇最精明了!

几日后,苏洵拜别了父亲苏序,给大哥苏涣寄信,说自己要去东京谋生。苏家的男人们对此表示支持,觉得苏洵长那么大了,终于有点上进心。

苏洵如今有三个儿女,十一岁的苏八娘、九岁的苏轼和七岁的苏辙。其实苏洵一共生有六个孩子,前头的一儿两女早夭,活下来的三女苏八娘成了家里最大的孩子。

八娘在苏家老宅这一辈的小娘子中排行第八,因而得此名字。八娘生得秀丽可人,苏洵和程氏带着女儿去程家借钱,程家想要和苏洵约定儿女婚姻。

程家看上八娘,十一岁的女娃,不小了,过几年能嫁人。八娘跟随父母饱读诗书,人品和才华很过硬。

程家表哥程之才比八娘大一岁,正是极其般配的年纪。程家舅舅笑着跟八娘说:“好俊的小娘子,以后舅舅将八娘聘过来,将你嫁给表哥,可好?”

“小孩子的事情,怎么能说得准呢。”苏洵捏起两枚蜜饯,“八娘随我,生性贪玩,不爱料理家务,总爱往外跑。”

程家人这才不提婚事。

在进京路上,苏洵跟程氏商量:“夫人莫嫌我说话不好听,我看你家侄儿,那么大一个孩子,都十二岁了,读书竟然比八娘还少。程之才举止骄纵,身边丫鬟又多,不是结婚的良配。”

“唉,我哥哥疼爱孩子,这有什么过错呢?”程氏觉得外甥没他说那么差劲,出嫁后的姑奶奶把女儿嫁回去娘家,是本地很流行的风俗。

“别的不说,你对你儿子没有信心?”苏洵指着睡着的大儿子,“轼儿一向聪明,他去国子监进学,定能认识许多好同窗。这里头出几个进士老爷不难吧?”

“我听闻东京人爱榜下捉婿,等开榜那日,我也去捉一捉,定叫八娘当一回进士娘子……”

当爹的在畅想未来,程氏看到他这副模样,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

你怎么想得那么美呢?

程氏听闻,人家榜下捉婿的都是宰相老爷,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