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663节(1 / 3)

加入书签

辽兴宗耶律宗真为萧菩萨哥的养子,有参考《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开泰五年,宫人耨斤生兴宗,后(菩萨哥)养为子。

太后萧耨斤不喜欢自己长子和菩萨哥亲近,参考《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萧耨斤)以兴宗侍仁德皇后(菩萨哥)谨,不悦。

关于耶律喜孙的资料,参考自《辽史·第九十七卷 ·列传第二十七·耶律喜孙传》:圣宗大渐,喜孙与冯家奴告仁德皇后同宰相萧浞卜等谋逆事。及钦哀为皇太后称制,喜孙尤见宠任。

第629章 赵祯无遗憾(48)

◎宋仁宗贬谪范仲淹◎

萧靖想要提前将范仲淹派去西北边境。

在仁宗皇帝的记忆当中, 大宋和西夏的战争大约会在五六年之后开始。可是李元昊已经有反心,边境时常有小摩擦爆发, 难道要养虎为患, 等老虎吃人的时候才叫人打虎?

那也太蠢了。

子不教父之过,你想造反我的错。

大宋和西夏的矛盾,不是一时半载, 而是几代人的事情了。

太/祖是一个很能打的男人,他在的时候,西夏小弟自愿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地方。太宗不如太/祖英勇善战, 但他敢打, 他气恼西夏人骚扰边境,兵分五路和西夏人对打,没打赢。

到了真宗皇帝, 也就是先帝那一代。先帝完全不能打, 愿意割地息事宁人。他把原本西夏上贡的银、夏、绥、宥等地还回去,还从自己家里搭了点添头——

他将大宋的静州给了西夏人。

先帝的退让并不会让对方觉得满足,而是会让人觉得他是软柿子,好欺负。宋朝的边防重镇灵州和凉州接连被西夏人攻占,西夏人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禁止西域诸国向宋朝的进贡与贩卖战马。

今年的大宋明道三年,国内用的是明道的年号。李元昊给自己想了一个年号, 他说咱们西夏的年号不用明道,叫显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官家捧着茶盏,氤氲的水汽叫人看不清他的表情。范仲淹坐在下首, 心里止不住颤抖。

司马家原是曹魏的臣子, 却造了老东家的反。赵元昊本该对着陛下称臣, 可他私改年号,其心如司马昭一般无二。

当诛!

萧靖想起一件事情,突然觉得十分好笑:“赵元昊不忠不义,不配姓赵,以后只许称元昊。元昊祖上姓拓跋,宣称自己是鲜卑后代,大有向往北魏称帝之意。”

“他私改年号,又下达秃发令,要求全族男子三日内剃头。哼,人丑就要多读书,鲜卑旧俗哪里是把头顶剃成秃子的?”

真正的拓跋鲜卑才不秃,小辫子头很帅,秃头的是其他部族的胡人。可怜李元昊硬要蹭热度,自己又不懂,学了个四不像,半秃发型真的是巨丑。

范仲淹没见过数百年前的鲜卑人,官家在说,他便听着。他的消息闭塞,竟然不知西夏人的秃发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轻易秃发,元昊此举绝对是挑衅无疑!

老范震惊过后,觉得不对劲:“此等大事,怎么朝中无人禀报?”

“人呐,都想着过自己的平安日子,哪管旁人的死活。”萧靖叹了一口气,“只等纸包不住火,才会展露出一二。朕像是活在九重天上的神仙,底下一层层云雾,睁大眼睛都看不见底下的土地。”

范仲淹露出同情且担忧的表情。

官家胸怀天下,无奈被底下的人蒙蔽住双眼。他身为朝中官员,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跟半个聋子有什么区别。

“朕想要希文去西北一趟,充当朕的耳朵和眼睛。这一趟很苦,也有可能把命折进去了。”

“可是朕不甘心呐,真的不甘心。”

“太/祖打下那么大的基业,朕守不住,日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朕看着着歌舞升平的东京,时常在想,边疆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们在受苦吗?他们是不是在埋怨朕这个皇帝?他们觉得朕做得不好,会不会跑去投靠元昊这个贼人……”

“陛下,别说了,别说了。”范仲淹越听越惨,险些要落泪,“臣愿去西北,为陛下戍边西北。”

萧靖拍了拍老范的肩膀,以示鼓励。历史经验告诉萧靖,老范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个军事家。老范人到中年,又是文官出身,虽然他没体力提刀追着人砍八条街,但是他在军事方面很有天赋。

范仲淹懂得指挥,留下“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美名。历史上投敌的张元敢骂夏竦和韩琦二人是怂蛋蠢货,却不敢轻视范仲淹。

“朕看着满朝文官,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真是可悲。”萧靖拉着老范说悄悄话,“不是朕自夸,你看韩稚圭(韩琦)长得俊,那胳膊细得哟。稚圭平时肯定不锻炼,朕一个人能打他三个。”

范仲淹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如果二十几岁的韩琦是小胳膊小腿,那他叫啥?

老胳膊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