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医生别怂 第953节(1 / 2)

加入书签

陈南手劲儿很大,这对于他正骨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

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

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手法简单,操作关键在于一个柔字。

因为必须要在手法的基础上,对于其主要肌腱进行一个彻底的放松。

然后把软组织剥离分开。

而踝关节向后骨折,难点无非就是那么几点。

第一:对于软组织的损伤较多。

第二:血管丰富,容易损伤血管。

第三:肌腱紧张,力道不顺不柔,容易损伤肌腱,形成肌腱炎,后期十分麻烦。

而这些,陈南丝毫不在意!

只见他右手环握足部并向远端牵引,同时以两拇指压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

随后,左手两只径直用力下掐肌腱。

伴随着轻轻的“波”的一声响起,陈南瞬间卸力。

而此时!

原本那肿胀的脚踝,竟然在这一刻,似乎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好看”了几分!

其实,这个好看,并非是真正的好看,而是解剖学上的一种结构学。

也就是说,此时的患者脚踝区域,更符合解剖学结构了。

但是!

这并没有结束。

接下来是对于肌腱的柔顺治疗。

刚才,陈南把嵌入组织抽离出来。

而肌腱的急性损伤,腱围组织撕裂、渗血、肿胀。慢性劳损,腱围组织变性、坏死,均可导致腱围组织各层之间或腱围与跟腱之间产生粘连。

所以,治疗手法的原则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但是,治疗的部位,却不在脚踝。

“治核,先治腿!”

“舒络,先舒筋!”

“罗主任,您是罗氏骨科的传人,对于踝骨后骨折,其实,最重要的处理,就是肌腱。”

“这里是难点。”

“我这里就献丑了。”

“这里,应该用按摩手法进行。”

“取穴:承筋、承山、痛点、跗阳、昆仑、太溪、仆参!”

“而施术手法为:推、滚、揉、搓、捏、拿、动。”

说话间,陈南直接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双手自上而下交替推小腿至足跟部十数次,继之,用一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部缓和而沉稳地沿小腿中部滚至足跟数分钟。

“这叫推滚小腿跟腱法,肌腱和跟腱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样一来,有助于激发患者肌腱和跟腱的连锁反应。”

“下一步,叫做揉搓捏拿联合法!”

陈南做的很细致,也比较慢。

“这里讲究一个柔顺、捏捺、搓揉的频率,要把力道渗入肌腱,但是不能深入肌肉。”

“要保持一个均匀柔顺的柔劲儿,时时刻刻保持好肌腱的温度。”

“如此一来,会形成一种高效的状态,我把这种状态,叫做温热态。”

“这种温热态下,肌腱的血液循环,会更加畅通。”

“坚持10分钟,患者的血肿,也会疏散开来。”

伴随着陈南的操作,果不其然,10分钟之后,患者血肿,竟然真的散开了一些!

甚至,刚才紧张的肌腱,也彻底舒展开了。

陈南笑着说道:“这才是刚刚开始!”

“肌腱舒展之后,手术就不需要切开肌腱,再次缝合了,这减少了手术的损伤。”

“外科手术,虽然好处众多,但是……每一种手术,其实都是一种对于人体的破坏。”

“而受损,其实是人体的自卫,他要保护受损组织。”

“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顺势而为,顺力而行!”

“所以,下一步,要用顺劲儿!”

“脚踝骨折之后,会形成踝管综合征,这是预后最难,也最麻烦的一点。”

“踝管又称跖管,位于踝关节内侧,是小腿后面与足底深部蜂窝组织间的骨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一条管道。它的浅面为跨于足内踝和跟骨结节之间的分裂韧带,深部为跟骨、距骨和关节囊。

而踝管内,由前外向后内依次为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胫后神经及胫后动、静脉通过。胫神经在出跖管时,于分裂韧带深分分为足底内侧神经与足底外侧神经,两终支入足底,肌支支配诸肌,皮支分布于足底的皮肤。”

“而骨折会导致踝管相对狭窄,由于管内压力增高,产生足底内、外侧神经受压症状。

分裂韧带退变增厚,踝管内跟骨骨刺形成及骨折等。”

“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我所掌握的手法,关键就在这里。”

说到这里,罗启平忽然凝重的看了一眼陈南:“陈主任……这……”

陈南见状,笑着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