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医生别怂 第884节(1 / 2)

加入书签

“你啊……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觉得爽不爽就好了?”

“我感觉,这他娘的才是我踏踏实实给老百姓做事儿的感觉。”

“以前我觉得就是混日子!”

“以前那协会,有个屁用啊!”

“现在呢?”

“你瞧瞧,锦旗送来了,记者夸咱们,我们给老百姓做主了,这不是好事儿吗?”

“瞻前顾后,可成不了气候!”

李光明喝多了,但是他却真的高兴。

霍青梅的事情给出真相以后,让他真的太开心了。

孙忠书闻声,笑了笑:“确实是爽!”

李光明呵呵一笑:“那不就成了!”

“要我说,小陈这个提议很好,审查抽样调查,这就是给了老百姓一个申诉的渠道。”

“以前,也有信访信箱,可是呢?谁关注过?”

“我说句实话,你们敢相信吗?去年的时候,源城市中医院一年中成药销售额超过了中药三倍!”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每一个患者开一副中药,就要配套三种左右的中成药!”

“这本身就是在胡闹!”

“靠,老袁,你他娘的又偷吃!”

袁传新哈哈哈一笑:“你们说,我就听着。”

说完,又吃了一口,再说道:“其实,这群人就是在规则上游走。”

“说白了,就是觉得中成药吃多了问题不大。”

“为啥呢?”

“看起来,中成药上面有标注,每次2-3颗,药效平日里也不错。”

“可是,你们换个思路去想这个问题,中成药是用中药加工成的吧?什么东西也要成本吧?”

“你们想一想,一副中药多少钱?往少了说,除开那些经方,一般也得三十多块钱吧?嗯,成本价,我们往少了说,有十五块的成本价,厂家大批量进药也便宜,能有……大概十块钱?”

“可是,一盒中成药,卖三十块钱,成本有多少?往高了说,十块钱!”

“十块钱能干啥?也就一副中药的量!”

“还要分成五六天吃完,这意味着,每一天的用量,只有五六分之一!”

“而且,现在的中成药,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三黄片,就三种中药,劲儿大,可是现在呢?说明书里写着的名贵中药也有,还有用药也多。”

“说白了,就是含量不高,一般情况下,相当于七八天吃了一副中药,要是药厂无良一点,更没啥反应了。

他们就是觉得吃不出问题来,所以才会这么放肆的使用。”

“可是,并不是每一种药物,都不会出问题,我觉得……合理的审查,还是有必要的。”

“要不然,这中成药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个商品,而不是药品。”

“管制里面,也没有!”

“哎……”

“中成药,肯定是需要规范化的。”

袁传新这个分析,让众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从成本上去看这个问题,的确大多数的中成药中的药物含量不高,都觉得问题也不大。

可是!

毕竟是药啊,这能随便用?

随便吃饭,吃了冷热酸甜麻辣,都会有些不舒服,更何况是药物了?

陈南点头说道:“陶会长,我知道您的好意。”

“我也知道,中成药这个事情,不是我能解决得了的。”

“可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这就是说,明知道我们不能得到上,也得去求上,最起码大家这才会注意起来。”

“可是……如果我们就连做都不去做,最终绝对是一无所得。”

“医疗行业,的确根深蒂固,一般人想要左右,难上加难,但是……如果去做了,至少会改变一点,这就够了!”

“最起码,我们实打实的做了这件事儿,有所改变了。”

说到这里,陈南有些叹息的说道:“你们做了太久的主任院长,距离接地气的生活,太久了。”

“老百姓现在为啥不敢去医院啊?”

“看病贵啊!”

“去一趟医院,检查开药,一个感冒都得成千块钱,外面的小诊所,不到几十块钱买点药就好了。”

“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从根源改变这个现状,但是……我们得去做这件事儿。”

“就比如感冒,比如一个麻黄汤就能解决的问题,一百块钱的中药,绝对到了效果。”

“可是,你先检查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咳嗽在拍个片子,最后……再开一些什么止咳糖浆,什么疏风清热颗粒,什么……乱七八糟一大堆,那下来,少说得得成千块钱了。”

“我知道,我做这个副会长,很多人对我不满。”

“但是,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