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医生别怂 第755节(1 / 2)

加入书签

“丹家认为,即结喉两旁人迎穴处,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所以,陈南选择的是用做脖颈处的人迎气口去给李远帆诊断!

人迎气口脉,十分难!

能掌握人迎气口的人,极为少数。

而陈南,偏偏会!

他所获得的脉诊技能,可不仅仅只是手上功夫!

人迎气口脉,三部却要候上下左右,讲究“四正”。

正常气口大人迎一倍半。

反之,超过或不及是左右盈亏,表示肝肺不和,因肝气右出左入,肺之气脉左出右入。

上下有区别时,为上有余或下不足,或反是,上有余为心肺有余,下不足为肝肾不足,即阴虚火旺之征。

此时,患者病在脏腑,人迎气口最为合适!

但是,候人迎脉当注意轻取,重取时间不宜过长、用力不宜过猛,免致眩晕厥逆。

时间有限,陈南没有太多时间和周围众人解释。

他只能尽快抢救患者为先!

此时,陈南清楚的感觉到了患者腹部气血逆乱,上冲而行,直冲人迎!

这显然是痧毒入侵胃肠,导致气血拥堵不散,上冲所知。而且,常言道,痧有实而无虚辨,

正所谓,人有虚实,如家之有浓薄也,假若贼寇操戈已入于室内矣,而乃以家之资财之薄也,其贼寇可不驱而出之乎!

所以,见家有贼寇,必先驱之为是。人有痧毒,亦无不先驱之为是也。

治痧!

不分虚实!

一定要祛除为主。

想到这,陈南顾不上其他,对着一旁的赵建勇说道:“取我九针!”

赵建勇连忙起身,把已经消毒完毕的老九针取来,这是陈南的专属针具,平日里,归赵建勇保管,每日消毒,都是他在负责。

而赵建勇如同御前三品侍卫一般,尽心尽职,这些老九针在他眼里,无疑就是尚方宝剑一般。

听见陈南的话,哪里会有半分迟疑。

而陈南也没闲着!

对着一旁的李建波夫妻二人说道:“脱了孩子裤子!”

妻子闻声,连忙点头,把孩子的裤子直接一撸到底。

陈南取出铍针。

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此时,这四寸铍针,无疑如同一把宝剑!

而冯途和于涵此时面色越发凝重。

老九针,之铍针?!

这种针具早就没有人用了吧?

现在即便是放血,也用的三棱针啊!

陈南还会使用老九针?

一时间,几人对于陈南,越发充满了好奇和震惊!

先是人迎气口诊脉。

随后又用铍针治疗?

难道不是针灸止痛吗?

其实!

陈南很清楚,此时使用毫针止痛,效果微乎其微,疏通经络,毫针力薄势微,而铍针如同一把重剑一般,可里力劈华山!

陈南右手持针,左手消毒。

赵建勇熟练的拿着一个放血的器皿站在一旁,两人的合作早就十分娴熟,根本不需要陈南多说二句闲话。

说话间!

陈南手中铍针朝着患者的腘窝处刺去。

古人治痧,有用针一说。

但是,用的不是毫针,而是铁针,但是,银针最好!

银针可针对痧毒。

尝览古人遗言:东南卑湿之地,利用砭,所谓针刺出毒者,即用砭之道也。

但放痧之人,具用铁针,轻者一针即愈,重者数次不愈,盖因痧毒入深,一经铁气,恐不能解。

余惟以银针刺之,则银性最良,入肉无毒,以之治至深之痧毒,不尤愈于铁针乎?

此余所以刺痧筋者,独有取乎银针也。

而陈南手中的皱针,就是纯银打造,配合特殊合金,保持其硬度。

既有银之特效,又有坚硬特质!

陈南手中被针破入皮肤,之后瞬间,方见左腿弯痧筋,刺出紫黑毒血!

看到紫黑色的血液渗出,周围众人都愣了一下。

这…

怎么回事?

这血液的颜色,似乎不对啊!

但是,陈南并没有停下手法,顺着痧筋,他一上一下,两针刺入!

对着赵建勇说道:“推经放血!”

赵建勇连忙点头,顺着经络,开始略微用力。

须臾之间,紫黑色的血液流了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

床上的李远帆的啤吟声音,顿时减轻了一些!

陈南没有停下,而是开始选取其他地方。

古言有云:凡痧有青筋紫筋,或现于数处,或现于一处,必须用针刺之,先去其毒血,然后据痧用药。

虽然患者体质很虚,但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