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医生别怂 第349节(1 / 2)

加入书签

杨鸿年何曾不是把老爷子当成父亲来看?

所以,说归说,骂归骂,心里终究是疼的很。

陶训义忍不住笑了笑。

天赋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与生俱来的。

但是,还有一种东西,比起天赋,丝毫不逊色,那就是品性善良。

陶训义不在多说什么。

而郑易复却点头说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陈南啊!”

“说来很现实。”

“中医这一条路,最看悟性。”

“有时候,勤能补拙,但是……勤永远也补不了天分。”

“别说杨鸿年了,就说我……我沉浸推拿一行几十年,陈南才几年?按理说,推拿是最讲究勤奋的一行了,可是呢?人家都能感受到化劲,我至今也只能摸到一些边角料。”

“说句实话……”

“我希望陈南能站起来,给中医人立个榜样,树个标杆。”

“中医,沉寂了好久了!”

听见郑易复这一句话,大家都忍不住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

不是无意振中医。

奈何天分止于此。

空有满腔凌云志。

只得唏嘘壮志难酬啊……

……

……

陈南这边做了副主任以后,工作多了几分责任。

每日除了处理自己的患者之外,还得去帮忙诊疗其他患者。

一些日常杂病,大家都能处理的来。

但总会有一些疑难杂症,这就需要陈南出马了。

陈南现在临床能力还可以,但是仅限于此,面对一些棘手的患者,陈南也是有些捉襟见肘。

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治疗手段,陈南也越来越意识到了不足!

必须要抓紧时间提升了。

原本还期待着那礞石滚痰汤治疗患者之后,能立马收到奖励。

可是晋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这边迟迟没有打来电话。

毕竟,患者是一个间断发作的情况,想要立马证明有效,也依然需要时间。

陈南不得不寻找其他机会。

而平时,也加强了对于自己的学习。

曾经老爷子的那些书,也被陈南再次翻开细细品悟起来。

这样的学习,虽然也能看到进步,但是……还是比较慢的。

这几天。

陈南的工作,也逐渐有些不顺风顺水了。

毕竟,每天挂号人数太多。

前几次更是有一次达到了一百人。

哪怕陈南限号60人,也拦不住那么多患者啊。

只能不停的加号、加号……

其中不少还是来自外地,周围县市里面。

这些患者来一趟不容易。

错过了之后,还得等下一周了。

陈南每周只有一个门诊。

看着大家祈求的样子,陈南也是于心不忍,只能不断的加号。

但是……这样一来,陈南那天下班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三点。

而下午,还有别的医生出门诊。

这样一来,难免就有了一些冲突。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陈南跟杨鸿年反应能不能多加两个门诊,这样一来,就能合理的避开高峰,让更多的患者得到诊治了。

毕竟,陈南也不可能压缩看病时间,让患者们挂号三个小时,看病三分钟吧?

单单把脉,就得需要两三分钟了,这还不带问诊呢!

有时候遇到特殊的患者,一次看不清楚,还需要等待一会儿再看。

杨鸿年得知陈南这边事情以后,也考虑了起来。

可是……

源城市人民医院本来就是西医院,中医科门诊数量有限。

而且最重要的是,科室内部在职的医生,都需要时间和经验去提高自己。

他们的时间,也不能太少了。

任何一个医院,都不能涸泽而渔,放弃了新生力量的培养。

如此一来……

他们只能找那些已经退休然后返聘回来的老主任来想办法了。

中医科返聘的专家有三四个个。

除了王厚普之后,还有秦主任,以及另外两个主任。

杨鸿年找大家开了个会以后:“这个,今天找大家来,是跟大家商讨一件事儿。”

“我们科陈南副主任呢,现在门诊人数太多了,一个门诊根本忙不过来。”

“所以,需要找大家调换一下。”

“各位都是返聘的老主任了。”

“我的意思是,空出来两个上午的门诊给小陈,大家觉得怎么样?”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

退休返聘回来以后,薪水待遇大不如前,运气好能给了80在职薪水,但是大多数返聘回来,拿的是60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