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147节(1 / 3)

加入书签

唐霞:“妈,老了就?得穿羽绒服,比棉袄暖和……”

黑色汽车平稳驶向市区,车窗外是北方冬季处处透着萧条的旷野,车内的三?个人却有说有笑,气氛一片祥和。

石桥村只有东西一条街,唐霞跑动得勤,姜冬月出门时碰见?她好?几次,而且每次都?不空手,比过往三?五年拎的东西还多。

啧啧啧,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横竖唐墨分不着半毛钱,姜冬月感慨过了就?把婆家的事抛到脑后?,干劲满满地开始卖瓷砖。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她不但找大队干部架喇叭广播,还专门买了一瓶喷漆,在自家临街的墙上写了“院内卖瓷砖”,旁边标着朱红色的粗箭头,十分简单直白。

喷完看着挺好?,又?想往面?包车上面?整一个,以后?车开到哪里,广告就?广到哪里。

“不行不行!”唐墨张开双臂,像老母鸡护崽似的坚决保护自家爱车,“好?几万呢,可不能糟蹋,等你买卖开张了再说。”

姜冬月想了想:“也行,到时候不喷漆就?挂个横幅,红底黄字那种?,看起来鲜亮。”

面?包车暂时不动,她就?转移视线,在村东村西的两个桥头、公路边的电线杆、隔壁东牛庄和平村镇的十字街口等,找地方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卖瓷砖”仨字。

做买卖就?是这样,无论有枣没枣,先得把杆子伸出去挥两下,好?歹吆喝几声?。

最近石桥村装修的人家多,吆喝了没两天,姜冬月就?顺利开张了,零零散散地卖出去九包瓷砖,全是装到最后?不凑手了,来她这边补个缺。

至于村里干活的那些施工队和装修队,人家都?是熟手,需求量大,各有自己的进货渠道。有些从青银县批发?,有些找平村镇的熟人走货拿回?扣,轻易不会更换店铺。

姜冬月新手改行,也没实力?招揽大客户,便只专心在细处下功夫。每次哪怕只卖出去一包,也要在小本?本?上记下尺寸、花纹和用处。

这年头瓷砖都?用瓦楞纸板包装,一包五块,重?量随尺寸大小增减。虽然利润空间低,每块只赚一毛到六毛,但整包能赚五毛到三?块不等,又?不像卖衣裳那样需要试穿,所以囫囵个算下来还挺不错。

卖着卖着,姜冬月发?现?50x50、20x20的方砖和30x60、20x50的长砖最受欢迎,前者贴屋地,后?者贴墙壁,全是纯白色或浅色花纹,绘制花草图案的反倒很少有人要。

幸亏批的少啊……姜冬月暗自庆幸,月底和唐墨一起开拖拉机到建材市场进货,拉了满满一车斗的流行砖,回?来整整齐齐摞到村东的房子里。

那边地方小,但里面?空荡荡的啥都?没有,不怕走人过车了磕碰,比放在新院子更方便。

就?这样精打细算地卖到腊月,一盘账挣了两千出头,和喂鹦鹉的收入差不离。

唐墨很是惊喜:“行啊冬月,你干啥买卖都?能成,有眼光!”

姜冬月:“那当然,以后?村里拆了咱就?去镇上赁门市,叫姜老板罩着你,嘿嘿~”

说着翻开小本?本?,兴奋地指给唐墨看,“老黑你瞧,有几家跟我打招呼定明年的瓷砖呢。会粉要贴过道和外墙,孙梅芝铺他们家的地板,还有韩丽丽,说好?了明年翻盖房子全用咱家瓷砖,超过五百块给她打九折。”

唐墨疑惑道:“韩丽丽是谁?”

“刘大路媳妇呀。”姜冬月白唐墨一眼,“前阵子赶集不是碰见?大陆了吗?他旁边骑电车那个,穿红棉袄,烫了酒红色头发?卷儿。”

唐墨:“……”

刘大陆天天喊他媳妇“大美”,旁人跟着喊大美或者大美嫂子,闹半天原来人家叫韩丽丽,这搁谁能知道?啧!

说曹操曹操到,夫妻俩正展望明年生意红火,刘大路揣着手来了,进门还没坐稳,就?说道:“对不住了啊冬月老黑,那瓷砖要不成了。”

他眉头紧锁,明显愁得厉害,唐墨问明白咋回?事,不由地跟着皱起了眉头。

原来刘建设准备翻盖的是他爹妈住的老房子,半砖半坯,面?积差不多八十平方。这房子不是他盖的,而是他结婚后?从同村陈国?强手里买的,当年花了整一千块,还搭了两对老母鸡。

结果工头联系好?了,爹妈也搬进旁边院里住了,就?等明年开春动工,陈国?强突然跳出来不认账了。

唐墨吃惊道:“他咋这样?你都?买二十几年了吧?”

“二十四年啦。”刘大路恨恨地捶了下桌子,“国?强那个狗东西,不知道从啥旮旯翻出来土地证了,非说他没卖,房子是租给我的,呸!”

姜冬月:“&¥?”

好?家伙,这是千方百计要推磨啊……

第192章 要迁坟  “昨儿晚上大路和国强干仗, 听说都惊公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陈国强平常看起来人?模人?样,谁知道心那么脏。”

“乡里乡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