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94节(1 / 3)

加入书签

姜秋红越想越气,然?而?眼看林巧英借口?上厕所?给她们?留出时间说小话,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压低声音道:“行了行了,我保证过年不跟姜春林打照面吵吵,你赶紧领咱妈回去吧。”

“知道啦。”姜冬月应了声,又让姜秋红到时带高成静一块儿?去魏村,“我给静静做了件棉褂子,还有两条新围裙,过几天完工,正好叫孩子来试试。翻过年她就?二十了,出门放松放松,不能老守着腌菜铺。”

姜秋红顿时双眼放光:“对,是得叫小静放放风。”

闺女不愿相看婆家,天天灰扑扑地?围着灶台打转,简直快成姜秋红的心?病了,趁这次去魏村正好找相熟的媒婆通个气儿?。

她闺女既能干又勤俭,这两年卖腌菜卤肉的攒了不少钱,将来出门时家里再添一笔,嫁妆绝对厚实,千万要找个稳重?踏实的好小伙才行。

姐妹俩约定时间,腊月十六一早便分头出发去魏村,在石碑处集合后先去老房子那边,发现已经彻底推平,院里只剩一棵榆树刨走留下的深坑,不禁心?头酸涩,叹了会儿?气才结伴去后街巷。

后街巷在魏村大街北边,起初并没有名字,后来盖房的人多了慢慢叫起来。姜春峰兄弟三人的宅基地?都在那里,彼此相距不甚远,其?中姜春峰的房子面积最大,位置也最靠北。

到了门口?,姜冬月把林巧英扶下来,伸手在木门左右两侧的沙堆摸了摸,掏出两枚黄铜钥匙,很?快打开了有些古旧的铁锁头。

进门一看,院子里空荡荡的,一大一小两间北屋大咧咧敞开着。靠东那间小的啥都没有,靠西?那间大的则放着床、凳、饭桌、锅碗等。

虽然?到处是灰尘且十分简陋,但至少能住人,煤炉也看得出新糊了一层泥,旁边堆着十几块蜂窝煤。

“挺好,不漏风漏雨就?行。” 林巧英时隔数年再一次踏进儿?子家,心?头百感交集,眼眶都湿了,“总算春林还记得亲娘,知道当娘的不容易。”

“……”

姜冬月顿了顿,起身去院子里打水,又让唐笑笑领着唐笑安去村边拾些干柴火,“别走远了,就?到老杨树那边,知道地?方吧?”

唐笑笑:“知道,我一会儿?就?带弟弟回来!”

俩孩子蹦蹦跳跳地?出了门,姜秋红便指挥高成静帮忙在院里绑绳子、晒被子,自己去小卖铺买油和鸡蛋。

知道姜春林抠,没想到他这么抠,吞了老房子那些蜂窝煤不说,连铺床底的旧褥子也没了。要不是冬月特意搬来铺盖,是想让亲妈寒冬腊月睡床板吗?

她这就?去跟乡亲说道说道,宁可多花钱也不能让白眼狼贪名声,哼!

姜秋红走得虎虎生?风,磨快了舌头准备给仨兄弟来点教训,但很?不巧半途碰见了魏村最爱说媒的韩大娘,拉着她打听高成静,“红红啊,大娘手里七八个好青年,你听听有没有看过眼儿?的……”

闺女亲事乃头等大事,姜秋红略一衡量便放下屠刀,挂上笑脸和韩大娘寒暄起来,等终于买齐东西?回去,姜冬月已经把屋里擦干净了,煤炉火烧得挺旺,熏得四周墙壁暖烘烘的。

高成静则舀了温水和面:“妈,小姨拿了白菜、萝卜干和猪肉,我拿了卤大肠和豆瓣酱,晌午吃擀面条吧?”

姜秋红点点头:“行,你再卧几个荷包蛋,配腌萝卜好吃。”

“没问题!”

等和好的面团醒发约莫半个钟头,高成静利索地?擀薄切面条,其?他人打下手,热热闹闹地?吃了顿丰盛的午饭。

冬天太阳短,饭后稍坐一会儿?,日头便由?南向西?,沿墙根打下一溜阴影。

姜秋红把被褥收进屋里,说道:“妈,我和静静先走了。这房子老长时间没住人有点儿?凄冷,你晚上记得把火生?旺,别冻着。”

“知道了,你们?过路口?看着车。”林巧英边说边送两人往外走,脚步慢腾腾地?十分不舍,“唉,待会儿?送走冬月她们?,这么大院子就?剩我一个人啦。”

姜秋红随口?道:“刚搬家不习惯,一个人清静两天多好啊。”

你咋不说叫咱妈一个人反省两天……姜冬月觑着林巧英的脸色,主?动说道:“妈,你单独住着干啥都不方便,还得烧煤拾柴火,不如先跟我回去,等快过年再把你送回来。”

林巧英:“我这刚折腾回来……”

“石桥村离魏村又不远,有啥折腾的?”姜冬月挽住林巧英的胳膊,“妈你就?跟我回去吧,年根底下赶集的人多,你回去帮我看几天孩子,我能多出几次摊儿?,赚钱了过年给你包个大红包。”

唐笑笑:“是啊姥姥,咱们?一块回去吧,家里比这边暖和。”

唐笑安则扯住林巧英另一边胳膊,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她不吭声。

母子三人盛情相邀,林巧英终于“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嘴上却道:“哎呀,糟老太婆有啥好惦记的,没几天就?过年了。”

姜秋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