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85节(1 / 3)

加入书签

姜秋红:“行,到时候你上高家屯叫我,俩人看得住摊儿。”

……

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飞快,秋雨淅淅沥沥飘过几场,转眼?便到了棒子成熟的时候。

今年老天?爷风调雨顺,庄稼长势也好,目测每亩地能比去年多?收一百来斤。

唐墨非常高兴,锛棒子秸时突发奇想:“冬月,咱家棒秸又粗又高,堆路边沤肥可惜了,不如养头猪吧。”

“你怎么?净想好事儿?”姜冬月一边说一边掰掉藏在叶片根部的棒子,用力?扔到田埂,“咱家现在又是鸡又是兔,一天?起码扫三?次粪,再来头猪往哪儿挖猪圈呀?新房子都给熏臭了。”

唐墨想想也是,养猪看起来容易,想养出肥膘却很操心,而且乡下的猪不喂饲料,一年顶多?生一窝,没有养小兔划算。

他这边思量着腾出空给兔窝搭个二层,完全没想到姜冬月已经计划过阵子把?小兔全卖掉,锛完最后?几垄棒子秸,就蹲下去跟姜冬月对头掰。

此时太阳渐渐西沉,灿烂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唐墨掰完最后?几棵,让姜冬月去地头歇会?儿,自己拎了摇把?开拖拉机。

刚打着火,忽然看到唐笑笑哒哒哒地地朝这边跑,唐墨便掉转车头,等闺女跑到近前后?,让她坐上来开拖拉机。

“不用踩离合,你就抓住方向盘,让拖拉机慢慢往前突突。”

“知?道啦!”唐笑笑兴致勃勃地爬上驾驶座,脊背挺直正襟危坐,“爹,我们出发吧。”

姜冬月听见动静回头,顿时梗住了:“……行不行啊?别开沟里了。”

“你就放一百十二个心吧,地里多?平整啊,没事儿。”

就这样,唐笑笑开着拖拉机,唐墨和姜冬月分立两旁,把?田埂上的一堆堆棒子飞快扔进?车斗。

到地头需要拐弯的时候,唐笑笑就听指挥轻轻踩一点油门,从棒子秸上面碾过去,拐一个大弯,竟然开得十分顺畅,直到装满一整车棒子都没熄火。

唐墨见状,比自己刚学会?开拖拉机那会?儿还得意,尾巴翘老高:“虎父无?犬子,笑笑要是个男娃,过几年就能顶门立户了。”

唐笑笑扮个鬼脸:“爹你说的不对,我自己长大了也能顶门立户!”  唐墨“哈哈”大笑:“那行,爹攒点钱再盖个新房,以后?给你招上门女婿。”

说着把?闺女举起来让她坐到棒子堆顶部,“抓紧喽,咱俩先回家卸车。”

唐笑笑:“嗯!”

父女俩轰隆轰隆地离开,姜冬月趁机在地头休息,又从塑料袋里挑了个水灵灵的雪花梨吃。

往常拉棒子她必须回家盯着,生怕半路磕碰,但今年搬了新家,拖拉机能直接从过道开进?院里,再不用从巷子口一路肩挑手扛地倒腾,省许多?力?气。

难怪那年买宅基地时,临街的比靠里的贵二十块钱,真是买着了。

没过多?久,唐墨开着空拖拉机返回地里,“你妈在家蒸了菜包子,笑笑要留下烧火,没司机啦。”  姜冬月笑道:“那我开吧,今天?叫你见识一下技术。”

“别别别,”唐墨赶紧摆手,“去年你就差点开进?河里,还不如闺女把?式好呢。”

边说边把?拖拉机往前滑几米熄火停着,“咱俩凑合装吧,这一车差不多?能全拉走。”

如此又忙了两天?,唐墨和姜冬月终于把?六亩地棒子全部运回家,沿着台阶堆成小山。

全家人日剥夜剥,加上林巧英和姜秋红帮忙,堪堪赶在霜降前把?黄澄澄的去皮棒子拔到了房顶,薄薄地摊开晾晒。

因为新房子盖得高,像以前那样用绳子拔太费劲,所以唐墨找陈爱党借了一架拔棒机。

所谓“拔棒机”,是用土法焊接的简易农具,实际操作仍然靠手动。它正面由竖起来的两根铁管组成三?角形,背面是长方形支架,使?用之?前必须压七、八袋棒子,否则前重?后?轻无?法保持平衡。

姜冬月在地下把?装满棒子的布袋用粗绳捆好,挂到铁钩上,唐墨就可以在房顶操纵三?角顶部的手柄,带动滑轮和钢丝,将布袋缓缓吊上去。

“聪明人就是脑瓜灵活,改年咱们也找人焊一个,要能想办法接上电机,就彻底解放了。”姜秋红边说边扫院子,顺手将零星掉落的棒籽儿捡起来,又问姜冬月后?天?去不去青银县。

“听你姐夫说,那边有一家服装厂没开起来要关门,清仓大甩货,你卖了小兔咱就过去看看,有便宜的买两匹。”

姜冬月自然没意见。她早想卖兔子了,且林巧英最近一直帮忙看孩子、做饭,她多?少也得给亲妈购点东西。

第109章 卖兔子  “今天人咋这么多?比地里棒子还稠。”

“闰八月嘛, 多个十五多个节,卖东西的当然得抓紧机会。”

姜秋红边说边在前面掉车把,一会儿喊别人让让, 一会儿招呼姜冬月跟紧,在大街小巷不停地腾挪穿梭,终于挤过?人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