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社交女悍匪[七零] 第236节(1 / 3)

加入书签

回国后,舒宝休息了一阵子,陪着云老太种种菜,捡捡鸡蛋。陪着她二姨去学校上两堂课,陪着她妈妈参加应酬聚会,陪着她爸爸修复古董。一直到第二年春天,舒宝才走正规程序参加考试成为一名正编法医。

上班半年后,舒宝突然对她妈妈说道:“妈,我感觉这世上没人能配得上我了。”

“噗——”

云团团正在喝水,听到这句话直接喷了出来。

七夕了呢。

第210章

舒宝研究生毕业后就去了国外留学。她在国外拿了两个博士学位时,她大学同学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舒宝不恐婚,也不拒婚,十八岁时就想过将来要是生了个闺女要如何如何,不过高中时为了拿理科冠军没来得急早恋,大学时课业重,也没哪个男生符合她心中白马王子形象的,于是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除了云敏,云团团他们家里就没人会催舒宝赶紧抓住青春的尾巴将婚结了的。一家人对她的要求就只有一个:

是不是人才不重要。只要不犯法,三观正,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永远做个快乐没有烦恼的小孩。

家里人不催,舒宝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上班以后同事领导什么的就极为热心的想给舒宝介绍对象,安排相亲。

舒宝也不排斥,每次都乐呵呵的去了,不过每一次都没有遇到让她满意的人。

家里人的颜值都不低,早年练花滑,花滑又是项颜值极高的项目,在这种环境熏陶下舒宝的审美也被直线拉到了与天花板齐平。

长的差一点的,连让她见色起义的念头都没有。

再一个从小就给自己立完美人设的女孩对自己要求高,对另一方的要求也不低。

除此之外,她也极为务实。她从小就长在富裕窝里,如果贫富差距太大舒宝认为一门扶贫的婚事会带来更多的隐患。

不结婚,她也许在家里,也许在局里,办公室里,也许在陪着太奶在世界各地。可若是结了一门不对等的亲事不是她自己吓自己,她真的有可能在冰柜里,高压锅里,下水道里……

当然了,抛开这些因为职业习惯而产生的各种悲观想法,贫富差距太大的婚姻生活也存在种种观念冲突。

不是嫌贫爱富,而是两个不同生活圈和生活习惯的人硬要凑到一起生活,谈恋爱的时候自然是互相迁就,有情饮水饱。可结婚了,生活习惯的差异绝对会影响感情的。

往小了说你想吃雪糕,他觉得贵让你吃便宜点的冰棍。你婚后想看场电影,他觉往电影票太贵不如在家看电视。你买了束花装饰屋子,他却劝你买花不如买捆大葱。很多你觉得有情调的事,他可能都会觉得是瞎折腾。

大了说,那些生活上的小事都可以找到完美的平衡点,但他的那些家人呢?

就说他们家吧。

大姨为什么在表哥结婚后跟他们家保持一定距离?

外公和村里的两个舅舅以及他们家的表哥表嫂们为什么对他们家总是一副让人厌恶的嘴脸?想从他们家得到好处时就一副献媚讨好的样子各种打亲情牌,发现讨不到好处就瞬间换了另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德行。这是她妈妈那边的亲人,她妈妈怎么应对她爸爸都不会有意见。而她爸爸那边的亲人若是这样像她爸爸那般跟家里关系不好的还罢了。若是跟家里关系好的,他们家也不可能是现在这种消停过法了。

她连自己在云家堡的两个舅舅都懒得应付了,会愿意应付他的家人?他若是跟家里人的感情好,明知道自己有钱,他会不会也加入劝说的行列:“咱们都是一家人,那些钱放着也是放着,你先拿出来给我爸/我妈/我哥/我弟/我姐/我妹/我七大姑八大姨应个急?”

因为你有钱,借是应该的,不借就是瞧不起人没人情味,就是不够爱他。如果她找的那个男人是个耳根子软的。因为她不借钱得罪了他那边的亲戚,那些亲戚天天在他耳边说他的坏话,时间长了这日子还能过好吗?

她有一个叫朋友的珍珍,家世和她差不多。就不顾反父母反对找了个农村小伙。那小伙是大学生,在京城没房没车,听说家里也挺困难,就是人特别的有上进心。在舒宝看来也就是那张在她这里只能打六分的脸还能看看了。但珍珍很喜欢他,父母反对就跑去找那小伙同居。总之最后是终于得偿所愿的结婚了。

可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

和她一样,珍珍从小就没做过家务,父母也舍不得她做这些。所以陪嫁了大房子,还将家里一直照顾珍珍的保姆送了过去。

但小伙觉得浪费,觉得没必要,觉得保姆的待遇比他亲妈还好。于是小伙让珍珍将保姆辞掉,将住在农村乡下的母亲接了过来……

接下来的日子如何鸡飞狗跳就可想而知了。反正她上周见珍珍的时候,珍珍还在打离婚官司呢。

所以吸取珍珍的教训,她要是结婚就一定会找个条件相当的。

就是不提珍珍,她前阵子协助的那个案子就跟这个情况差不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