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节(2 / 2)

加入书签

……”

长孙无忌信誓旦旦道:“臣肯定不会选择别人,但后世的人会怎么写臣也不知道啊。”

房玄龄/杜如晦吹胡子瞪眼:老狐狸。

【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的名相居然是0耶。

地府的文臣们一听是给汉武帝当丞相,连连后退,开什么玩笑,给汉武帝当丞相,是嫌命不够长是吧?

阎王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报名,不由道:汉武帝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吗?是明君啊,自古明君贤臣,当千古一帝的贤臣不比当一个普通皇帝的贤臣好吗?

也更出名不是?

千古一帝可不多,你们要把握机会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脸黑了,他不在乎丞相是一回事,但是没有人选他又是一回事。

尤其阎王还说了他是千古一帝,要是没人选他,选秦始皇和李世民的却很多,他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刘彻迁怒了,他把目光转移到现在的丞相,以及将来的几个丞相身上,别人不选他,这些人也不选?还想不想做丞相了?

被扫到的大臣苦不堪言,期期艾艾道:“陛下,此书是后世人所作,并非臣的想法。”

刘彻双目微眯,眼神危险:“这么说你们是想当大汉丞相咯?”

众人连忙道:“臣不敢。”丫的,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大秦

秦始皇听到千古一帝,心中一动,这明相篇肯定也有他,而且愿意来他手下干活的肯定不少吧?

他可没有像汉武帝一样频繁更替丞相。

他就六个丞相,吕不韦、昌平君、王绾、隗状、冯去疾、李斯。

除了吕不韦饮鸩自尽,昌平君反秦阵亡,其他几人可都好好的,王绾、隗状善终,冯去疾现任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

这不比汉武帝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和秦始皇一个想法,都是千古一帝,有汉武帝肯定也有他们。

李世民得意道:“秦皇汉武虽是千古一帝,但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暴君,朕可比他们好说话多了,愿意来朕手下的明相应该不少吧?”

李渊听不下去了,“二郎,低调些。”

【阎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有人报名:要是再没人报名,本阎王可就要点人了!

地府的文臣们如临大敌,眼珠子一转,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萧何:我乃汉臣,去汉武帝处不合适,尔等不一样,尤其是孟德你,不是自诩大汉忠臣,周公吐哺吗?

曹操被萧何点名,整个人都快炸了:我…我虽忠于汉室,但是……我是东汉的,对西汉没有感情,也不熟。

张良:没有感情、不熟就对了,要是有感情,很熟还去不了呢。而且汉武帝文武双全,用后世的话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孟德你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简直就是最佳人选。

说完还扭头问阎王:阎王你说是不是?

阎王看了看张良,又看了看曹操,点点头:确实挺合适。

曹操眼睛都瞪圆了,赶忙道:论大汉忠臣,我曹某人怎么比得上诸葛丞相呢,他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他还会搞发明,比我更适合西汉啊!

躺着也中枪的诸葛亮:……在下出茅庐时,曹丞相早已名震天下,亮不敢和曹丞相比。

曹操嘴角抽了抽,决定另辟蹊径:阎王,怎么说我也是魏武帝,也是能以帝王的身份再就业的吧?

谁知阎王看了他一眼说:追封的不算。

曹操:!!!

曹操:既然如此,司马仲达也很合适!他也不算晋宣帝。

司马懿:主公,我是大魏的忠臣,辅佐四代君王。

曹操:……你少来这套,都是千年的鬼了,还装什么狐狸。

司马懿:主公——

众人一副看戏的模样,心里乐开了花。

曹操的儿子篡了大汉的江山,司马懿的孙子又把魏国给篡了,要是他们两都去汉武帝手下当差,那可有好戏瞧了。

于是众人纷纷向阎王举荐两人,把两人夸上了天,说他们文能弄墨,武能上阵杀敌,汉武帝得之一定欣喜若狂,定能君臣相得,成就一番佳话。

阎王点点头:那好吧,你二人就去汉武朝吧。

曹操:不要啊……

司马懿瞪大眼睛,眼神里闪过挣扎,最终屈服了,要坚强,不就是汉武帝吗?曹操他都熬过来了,汉武帝肯定也可以的。】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朕有这么可怕吗?这不是还有善终的吗?又没全杀了。

再说了,窦婴、田蚡之流不是死有余辜吗?关他什么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