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70(4 / 5)
言语表达什么, 不需凝视对方眉目传情, 已经觉到岁月赐予的美好。
珍卿喜欢吃不同风味的面食, 他们若不叫人送面上门,就信步走到店铺或面档那里, 一家接着一家地吃过去, 吃得汗水淋漓、口舌安逸才回家。有时白天睡得太充足,晚上睡不着感到憋闷了, 他们也穿戴得极朴素, 跟市民一块涌到电影院, 看映过许多遍的夜场电影。电影散场也学人家买点零嘴吃。不过他们也怕吃坏肚子, 吃流动小贩的食物都是浅尝辄止。
有一天, 三哥西装外套的扣子掉了, 原装扣子怎么也找不着。珍卿自告奋勇地帮他订。她订颗扣子弄出来的动静,比医生做外科手术的动静也不差什么。
钉扣子是简单的针线活,珍卿还不至于不会做。只是她希望做到完美无缺。
首先,扣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总该跟原来的扣子一致吧,要不然太不得体了!挑选棉线也是一样原理——外套毕竟是人的门面不是?但找扣子不像预想得简单,珍卿跑了一趟百货公司,也没找到配套的扣子。最后还是三哥叫订做西装的裁缝店,送了两颗一样的扣子过来。光是找扣子找针线,珍卿就忙活了小半天,真正开始订又是小半天。她总是嫌订得不满意,一半天拆了订订了拆。
珍卿抱着衣裳卖力地忙,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风扇温柔吹动她的碎发,三哥饶有兴致地袖手旁观,让小妹给他订好一颗扣子,看来比写作画画都难得多。
陆浩云却渐渐笑得温柔,他知道,这就是他所向往的幸福。世人争赞、似乎无所不能的她,愿意为他做她不擅长的事,而且极用心地在为他做。他怎么待她好都是应当的。
不过,钉扣子的事也提醒陆浩云,得加强小妹的生活自助能力,让她到国外顺利适应留学生活。他知小妹不是做不好这些。只是在家政方面,她没有特别的天赋和兴趣,她的精力太多被学习工作占据着。就算她想抽空练习家政事务,功课、阅读、学外语、写文章、画画,已把她所有业余时间占住,而胖妈、袁妈这些底下的人,心疼她忙得不能开交,自动把一切杂事承揽过去,陆浩云反省自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待小妹?
但是,再过不到两月小妹就要离开,所以提升自助能力迫在眉睫。三哥跟珍卿说明此意,珍卿想想也极有道理。
新式学校和教会学校培养女学生,是要叫她们变成合格的主妇,珍卿自从接受学校教育,做饭、缝补、收拾屋子都会做。
比如做好菜最基础的能力,是要能轻松地辨识食材,这一点珍卿有一定基础。她在烹饪课里学了不少。比如蔬菜、水果、肉类是否新鲜,从哪些部位可以判断;掇起一块牛肉、猪肉,判断它大概是哪个部位的,哪种方法烹饪多久合适,她约略知道一些。
而且,家里谢董事长是美食爱好者,请了那么些好厨子在家,珍卿他们就算不亲自上手,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烹饪知识,可基本上也就限于知道。要一个生手仅仅带着这些知识,亲手做饭照顾好自己,不炒糊不炒咸,已经是对自己十足的诚意。
三哥一本正经地告诫珍卿,现在宁愿少看书少画画少写字,也必须把生活事务练习起来。首先基本的缝补工作要习惯,尤其钉扣子缝袜子得熟练。然后,要能依据在美国易得的食材,把常见的烹饪手法运用熟练,到那里做饭不用适应得太艰难。
吴二姐听说此事以后,笑说这是珍卿的新娘课程,三哥和珍卿都笑,什么说辞都无所谓,干就完了。谢董事长听说这么有趣的事,也派厨子老妈子助力他们的“新娘培训”。珍卿和三哥的封闭式蜜月,由此渐渐地名存实亡了。
吴二姐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教给珍卿的煮饭真言是——务必要吃干净的熟食,条件有限时不要强求味道。不确定用水、食材是否干净,就在锅里煮上十五分钟,经过医学消毒大概不会有问题。在疫病流行的时间和地方,餐具一定要定时煮沸消毒。
谢董事长就叫珍卿大胆地试,试错可以不断积攒经验,就晓得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
擅长做各种面食的袁妈,被三哥叫来教珍卿擀面条——听说在美国买面条不大方便,以后可以买面粉自己擀面条吃。又教珍卿做各式不用发酵的饼,在国外吃不到也可以自己做。发酵类的面点就不太容易,珍卿一开始就决定放弃。
还有胖妈教珍卿煮各种粥,秦姨教珍卿做些江州凉拌菜,不想费事随便拌拌就能吃。
针对生活能力的加强培训,变成关于做饭的重点培训。期间珍卿获得各种奇怪的知识。一个梁州来的女佣人,说他们那流行吃火腿,买火腿时就拿一根长铁签子,把那火腿扎几个小窟窿,再把铁签子放在鼻子底下嗅嗅,看没什么腐臭怪味儿,那这个火腿就不错。
珍卿依葫芦画瓢地照办了,结果,她到地方拿铁签子往人家火腿里一扎,还没嗅出什么名堂呢,一个旁边看稀奇的女人,忽然一惊一诈地嚷嚷:“哎哎,针扎到火腿怎地黑了!店家,店家,你这火腿是不是有毒啊……”
把珍卿吓得仔细看那铁签子,发现根本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