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零二章 困境(2 / 2)

加入书签

样样具备。

在屋里还挂着些字画。

“玉牛和玉淑都去公孰念书了,玉龙说他过了读书的年纪,不能再让弟弟和妹妹错过。”了解赵煦前来的目的,房玉龙爹娘介绍起自家的情况来,满脸骄傲。

赵煦频频点头,这就是当下燕州发展的一个缩影。

有人当兵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金钱。

有人借着商贸这股东风而一夜暴富。

公孰的出现,让家有余钱的人家纷纷将子弟送去读书。

尽管这段时间,江南战火纷飞。

但江北的变化却日新月异。

同二人聊了一会儿,赵煦又去了其他人家。

当前,村子里的一百户人家,有半数盖了红瓦房,还有半数依旧住着茅草房。

这些人家里,有当兵的,有通过官考当官的,更多的是家里种一份田,又去城里工坊做活的。

至于剩下的,则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则燕城找不到活计,又不会经营生意,只能依靠家里的薄田。

虽然,他们的日子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穿不愁。

但比起其他人,就被拉下很多了。

而这也赵煦此番下乡,想要了解的真正情况。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创造更多的岗位。”赵煦道,这个问题通过工业的自然发展,就会解决。

但是,即便是当代,也只解决了部分,而不是全部。

他认为,想要让乡下不再陷入历史的轮回,就得让农民仅仅凭种地也能富裕起来。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得毁灭小农经济,催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中型农庄。

实现从农民向农商的转变。

现在,大颂人口只有八千万,可谓人多地广,这完全没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这么多田仅凭人力是不行的,需要机械化生产。

所以,他需要内燃机为动力的机械。

如此,这个蓝图就不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