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 封王新制度(上)(3 / 3)

加入书签

“是吗,那可真是恭喜伯温先生后继有人了,待取得功绩后重回朝堂也是指日可待了,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接替伯温先生的位子”

朱标话是这样说但却多看了两眼此时站在刘伯温身后的刘璟。

对于刘伯温的两个儿子朱标还是略知一二的,老大刘琏的话为人较为正直温和,犹如老老实实的谦谦君子一般。

或许是因为跟在父亲身边太久了,刘琏此人就不太有自己的行事风格,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朱标估摸着对于刘琏来说能当个知府应该就算是升到头了,当然也不排除运气好呢,这谁说得准呢。

但是刘伯温次子刘璟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朱标敢保证此时看到的刘璟绝不是平时的刘璟。

朱标清楚的记得此子文才兼备,入军营能打仗,在朝堂能献策,上地方能治民,下野是能吟诗作赋。

就这样说吧,之后炆儿即位,靖难兵起,京都南京告急。

当时若是采用了刘璟的计策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只可惜当时炆儿都未采纳,最后刘璟遂弃官归隐故里。

每每想到这里朱标都恨不得狠狠的抽他两巴掌,他娘的,你真的是愚蠢得难以想象。

若不是后面还有个垫底的,你就是朱家最拉跨的皇帝,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能生出这样的儿子来,实属罪过。

后来朱棣登基,爱惜刘璟才情,便诏刘璟入京,刘璟拒而不去,为此朱棣又气又恼,下旨捉拿刘璟,逼他到京,准备软硬兼施,好叫他诚心归顺。

刘璟被捕入京,时值端午节前一天。村人知道刘璟此去凶多吉少,怕再也见不到他了,家家提前做粽子,煮鸡蛋,饯别刘璟,挥泪告别。

进京见到朱棣后,刘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而坚不受官职,且对朱棣不呼“万岁”,犹称“殿下”,并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因忤逆圣旨,即被关押牢狱,当晚,刘璟便在狱中用发辫自缢。

综上所述,所以真正继承刘伯温才能的人并不是其长子刘琏,而是次子刘璟,但论气节与忠义更是不差于任何人。

如果朱标没记错的话,刘璟今年刚好是弱冠之年。

那么这一次,如此人才定不能放过,应当让他早早的显示出才能来。

于是朱标的小眼珠就开始转了起来,该怎么样将他拐走呢。

不过此时他还要伺候他父亲呢,总不能将他唯一在身边的儿子又给弄走吧。

随即朱标又想到,刘伯温的大孙子,也就是刘琏的儿子刘廌,最后也是他继承了刘伯温的诚意伯之爵位,此时应该也有十岁了吧。

朱标默默感慨,看来只能在多等上几年了,等刘廌长大一些能够伺候刘伯温的时候再提此事吧,这会儿就让他先在刘伯温身旁多学习学习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