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0章 《大国博弈学》(3 / 3)

加入书签

“这便是说,大国主要由其相对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备大国资格,它必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能力,老二国家不定具备打败霸主大国的实力,但它必须具有把冲突转向消耗战并严重削弱优势国家的潜能,即便优势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姜星火问道:“换做人来,便是你我之间短暂地形成了均势,这种均势不是你跟我势均力敌,而是我暂时弄不死你,那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朱高煦答道:“找机会弄死我?”

“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道理,在国与国之间也是通用的,《大国博弈学》里就是如此,倘若能用合算的代价达到目的,那么大国就会以武力改变均势但是有时候,当大国认为改变均势的成本过于高昂时,它们不得不坐等更有利的形势,但获取更多的权力,尤其是更多的海权,这种欲望是不会消失的,除非一国彻底称霸。”

郑和不禁说道:“怎么可能呢?总会有挑战者的吧?”

“是啊。”

姜星火似笑非笑。

“由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彻底取得霸权,因此整个世界将充斥着永久的大国竞争。”

“这便是《大国博弈学》产生的根源所在。”

“这种对称霸海权的无情追逐,意味着任何潜在的大国都可能改变海权分配。一旦具备必要的实力,它们就会抓住这些机会。简言之,潜在大国存有夺权的预谋。”

“所以说,一个大国为了获取海权,不但要牺牲他国利益,而且会不惜代价阻止对手获得海权。因此,当海权隐约出现有利于另一国的变化时,大国会极力择卫均势;而当有可能出现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时,它就会抓住机会,想方设法打破平衡。”

姜星火说道:“这便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而在《大国博弈学》的第二部分,我将继续讲述,什么是国家权力。”

朱高煦和郑和都听得入神。

尤其是郑和,此时更是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般。

而大门后面,便是万里波涛和海权,和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的新模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