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增加可供养人口上限(3 / 4)

加入书签

见。

只要姜星火能提出对抗程朱理学不落下风的新理论,佛道两家就可以联手对抗程朱理学。

当然了,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毕竟程朱理学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代大儒,逐渐构建完善的一套理论。

仅靠一个人,就打算从理论层面上对抗甚至推翻程朱理学。

哪怕是张宇初这种号称“道门硕儒”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得到。

正是因为深入了解程朱理学,才明白程朱理学这套理论无懈可击到什么程度。

但是,姜星火的这封信,毕竟带来了一丝曙光。

希望这位疑似谪仙人的存在,能够真的提出一套新的理论,对抗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吧。

事情既然初步敲定,两人复又聊起了别的事情。

“你说你提议化肥仙丹,作为仙人降下的祥瑞?”

袁珙这种老江湖心思是何等的敏锐,一联想到之前张宇初的反应,就晓得其人并不知道姜星火的存在,那么所谓的仙人,恐怕就是误打误撞了。

张宇初苦笑道。

“还好袁真人与我说了此人,不然险些弄巧成拙。”

“无妨,恐怕给姜仙人立雕像,也是陛下和大皇子乐见其成的事情。”

袁珙继续说道:“程朱理学是江南士绅掌握话语权的根本逻辑所在,打击程朱理学就是打击江南士绅,陛下所推行的摊役入亩便是前奏,打击程朱理学本来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然而姜星火在诸位大人物的眼中,便是唯一的变数。”

“换句话说,只有掌握了文化上的话语权,新皇才能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对抗文人的软刀子,可以坐稳皇位,这件事,以新皇的雷厉风行,是新皇一定会做的事情。”

张宇初叹了口气:“真真是风从龙而龙遇云,风云际会,缺一不可,莫过于此。”

诏狱。

好好休息了几天的姜星火,今晚终于没法继续摸鱼了。

“姜先生,结果出来了!!!”

朱高煦的狂笑声震耳欲聋,他拿着钥匙打开姜星火的牢房门,把姜星火给吵醒了。

“什么结果出来了?”

姜星火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从稻草堆上转过身。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捧黄灿灿的豆芽。

跟在朱高煦身后的李景隆敢保证,就算是朱高煦捧着自己的那堆金豆子,都没这种表情。

毕竟,金豆子对于朱高煦来说,跟路边的碎石块其实差别并不大。

捡起来散落的金豆子需要好半天,而弯腰的这阵子,恐怕他的财富增量就已经超过这些金豆子的价值了。

靖难打了四年,光是战利品,朱高煦的个人财富早就不知道增值到什么地步了,更不要说他名下的田产、宅邸,恐怕有多少他自己都记不清楚。

不过跟狂喜的朱高煦,还有面带喜色的李景隆不一样。

“哦。”

早就胸有成竹的姜星火压根半点惊讶都欠奉。

“姜先生你不惊讶吗?芽苗菜的产量可是翻了整整一倍啊!”

看着对方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姜星火转头又想睡过去,嘟囔道。

“这算什么,莫说是亩产五算了,就算是没有外来物种,光是明天要讲的办法,都能让大明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凭空增加三成。”

朱高煦等人自动忽略了前半句话,亩产五百斤有什么稀奇,从宋朝就开始引进的占城稻早就达到了这个产量水平,甚至因为本土化改良和精耕细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五百斤。

两人最为关注的,是姜星火说的后半句话。

——能让大明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凭空增加三成!

这个消息,让两人几乎呼吸一滞!

增加三成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对于眼下的大明帝国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增加三分之一个大明的赋税,同时增加三分之一个大明的总预备兵员!

这跟宗室数量的增长完全不一样。

宗室数量对于国家来说,越少越好,数量越少花的钱就越少,因为宗室不是税基是负担。

而在能养活的范围内增加的有效人口,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两人刚想继续追问下去,毕竟这是之前那节课的后续内容,可姜星火却已经陷入了酣睡状态。

朱高煦无奈,也只能按捺住了心头的好奇,跟着李景隆一起退了出去。

“刚才,俺没听错吧?”

“没听错。”李景隆点头说道,“就是能让大明增加三成能养活的人口上限的办法。”

“姜先生真是神奇,不仅有化肥这种增加粮食产量的仙方,更是有能够增加供养人口上限的办法,还是凭空出来的若是以前有人这样跟俺说,恐怕俺早就一个嘴巴子抽过去了,如今俺却是期盼不已。”朱高煦由衷感叹道。

“明天就知道了。”

李景隆的面色上,也显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