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十、欠他一段婚姻(1 / 2)

加入书签

五十、欠他一段婚姻

火车轧过铁轨,车轮轰隆作响,尘土贴着地面扬起。

郑丽靠在背垫上,有些不舒服地蹭了蹭背后。宋迢本来昏昏欲睡,垂着头一点一点的,差点就要磕在桌子上了。郑丽一个活动,他猛地晃晃脑袋,清醒了不少。

宋迢迷瞪着眼,拍拍郑丽的手背:“怎么了,老婆?肚子不舒服啊?还是想吐?”他安抚似的摸了摸她挺得高高的肚子。

她摇了摇头,把手放在宋迢手上,脸色有些苍白:“没事。就是坐久了腰不舒服。”

宋迢拉上车窗,留出一块空换换车内混浊的空气。他托着郑丽的后腰,让她借力站起来“站起来走几步,活动活动。”郑丽扶着宋迢一步一步的迈,还没走上两三步就有点喘。

她呀,待在海上,长久地吹着海风,披星戴月的,身子本来就虚弱,怀孕的时候又不小心发过一次烧,所以宋迢真是恨不得整个人都挂在她身上,看着她。

但她生孩子,他得留下来挣钱。把郑丽送到宋阳那边照料着也是无奈之举。

郑丽望着宋迢,面上带着难言的愧意。

宋迢看出来了,继续扶着她在小间里缓缓地走:“你到那了,有什么事就直接和阳子说,我再雇个月嫂照看着你。”

郑丽欲言又止,可眼下又没别的法子,还是点了点头。她看了眼自己的肚子,只觉得身体愈发沉重。

到了下午,艳橙色的日光透过窗子洒进来,热热地披了她一身。郑丽打起了呵欠,昏昏欲睡的。

宋迢把她安顿好,自己靠在下铺的椅垫上琢磨后面的事。他留意着郑丽,时不时去给她把滑下来的被子往上拉拉。

要不是丽丽生孩子这个大事,他本来打算这辈子都不再欠阳子什么人情了。兄弟情深是兄弟情深,但欠的多了,照样过意不去。

两人的妈是亲姐妹。小时候住的地方也就隔着一条街。

镇上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但宋迢他爸却拉着他妈外出打工去了,宋迢就由着外婆拉扯大,时不时也会去宋阳家里混一两天。

靠海吃海,往往出一趟海能够一家人吃喝大半年。可这却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但来钱快,小镇上没人能挡得住。

可也没人能预料到他们依靠着谋生的东西什么时候会要了他们的命。

宋阳的父母是在他初二那一年死于海难。

宋迢他妈得到消息赶回来的时候早就来不及了,已经下葬了。

渔船的残骸被从海上找了回来。那是一艘空船,人已经丢光了,再也没找到了。于是十多户的人商量着把船拆了火化下葬,办一场大丧。

潮湿的岸边飘着一层灰蒙蒙的纸灰,咸腥的海风夹着昏沉的焚烧味向镇上涌。

宋迢帮不上忙,外婆腿脚又不好。火葬完的那天晚上是宋阳一个人捧着骨灰盒去下的葬。那以后那个干瘦得像一截枯树枝的外婆就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而宋迢他妈和他爸回来得次数就更少了。

他们飞快地成长,宋阳早早地出去闯荡,宋迢上完大学又回到了海边小镇上,干着镇上几乎大多数年轻人都会干的事——借钱买船出海。

而外婆也是飞快地老去,她的将死对两个外孙子来说几乎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是他们压榨了这位老人最后的那一点光和热。所以当外婆提出她最后的临终遗愿的时候,他们也只是点点头。

宋阳从外面赶回来,身上还披着在工地上干活穿的工服。两个高壮的男人就坐在低矮的小板凳上红着眼听着床上那个老人的教训。

“你们啊,趁我还没死,赶快带个外孙媳妇来。让我也能安稳地阖上眼。”老人抹了抹眼,靠着门外的光看了一眼坐在床边的两个孩子心下满满的辛酸、欣慰。一转眼都这么大了啊。

宋迢张了张嘴,但看了看半倚在枕头上的外婆终究是没开得了口。那时候他刚刚毕业了两年,女朋友换得正勤,也不愿意听老年人的这些所谓的话。

他看着外婆望过来的期盼的眼神,他躲闪着目光,然后硬着头皮点点头。

宋阳扫过宋迢,摸着外婆干皱的手没说话。

宋迢他妈知道儿子现在正有一女朋友,却是不知道从哪听的外婆要见一眼外孙媳妇的话,三天两头的催他“带女朋友回家来看看,约约家长见个面”。

宋迢正在院子里面整理乱成一团的渔网,手上的活就忙不过来,耳边又堵满了唠叨的话。

他把渔网往地上一掷:“妈,你就知道催我,那阳子呢?他不也是外婆的外孙吗?怎么,他带来的就不是外孙媳妇?就非得我带来的才是外孙媳妇。诶,不是,妈,你这也太偏心了吧。”

本来要推门进来的宋阳此刻正站在门外,贴着墙。天上那一轮月那么亮,直照得他眼睛疼。

宋迢想着自己是个大学生,哪能随随便便就结婚。再说了宋阳早就辍学了,在外面这么多年,他不信阳子身边没个把女人?

其实现在想想那时他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