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第95(1 / 3)

加入书签

“谢谢你今天抽出时间给我,这篇稿子我一定会认真对待!”

董文毅很快恢复了镇定,朝她伸出手,“谢谢!”

苏雪桢也伸出手跟他握了下,点了下头,“再见。”

董文毅回了她一句再见,仓皇而逃,飞快跑出了儿科。

采访结束,苏雪桢转身回了办公室收拾东西下班回家,傍晚的风很凉快,微风拂面,骑自行车回去非常舒服。

夏天月姐弟俩虽然已经从蛲虫病中恢复了,但跟梁家的仇已经结下,连带着孩子也有点看大人眼色行事,这一个月都不怎么出来玩,待在家里乖乖写作业,过去热闹惯了,突然这么安静,苏雪桢还有点不适应,骑车进了大院。

茸茸闻到她拎回来的饭菜香,激动地吠叫不止。

苏雪桢在楼下停自行车,还没上楼就听到了楼上平平安安不知道为什么又在吵架,咿咿呀呀的,一个比一个声音大,五个月的小朋友声音逐渐有了穿透力。

她把晚饭放在客厅桌子上,推开了门。

张光香最近感觉照顾平平安安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五个月的孩子白天醒的时间更长,见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手还快,刚拿走一个另一个又塞进嘴里了,一抢就躲,抢走就哭。

俩孩子还非常固执,有股倔强劲。

终于等到她回来,张光香撑着腰深深呼出一口气,“你快来看看这俩调皮蛋吧,我快治不住了。”

“等下个月会爬,我自己可不行了,一定要他奶也来照顾。”

苏雪桢边说边走向平平安安,问了句怎么了,结果张光香还没开口呢,俩孩子生怕外婆告状,伸出小手抓她,叽叽哇哇的,嘴就跟连环炮一样向她输出。

一个就算了,家里还有俩话痨精,苏雪桢眼神坚定看着平平安安,强调:“别吵,让外婆先说!”

平平安安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是一流的,撇撇嘴,看她这么严厉,声音小了下去,不过还是跟个小麻雀一样嘀咕,眼睛滴溜溜转。

真要跟女儿说了,张光香又感觉没必要跟小孩子计较,照顾孩子无非就是些抢玩具的小事,轻声道:“没事,就是俩孩子又抢同一个玩具,被我训了几句,就开始跟我吵吵了。”

“从刚才吵到现在了。”

平平安安听外婆发言完,寻思该到他们的顺序了,趴在床上,抓住苏雪桢上衣一角,叽叽喳喳又开始说。

同样的玩具都是两份,苏雪桢其实也搞不懂他们怎么会抢起来,有时候就连安安啃自己脚,平平也要去试试什么味,反正就是兄妹俩都觉得对方手里的东西最有趣。

苏雪桢每日这么也习惯了,完全不听他们唠叨,直接站张光香,“要尊敬外婆啊。”

这不公平!

平平安安不服判决:“巴拉巴拉……”

作者有话说:

日报社效率很高, 两周后,由董文毅执笔写下的题目名为“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文章刊登在了洪江日报上。

文章以发生在洪江市本地丹福幼儿园的蛲虫病感染为例,开篇讲述了近代以来我国对于儿童卫生理念的缺失, 详尽阐述了儿童培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并切实提出了三大点可行的建议。

这三大点又根据主体分成了学校,家庭以及儿童本人该如何做。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热议,光其中有关要孩子断掉开裆裤改穿满档裤的观点就冲击了不少人原先带娃的习惯。

开裆裤多方便啊!有些孩子甚至开裆裤能穿到四五岁, 一岁半以下的婴幼儿,家长可以随时换尿布不用脱裤子, 非常省心,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以后, 家长可以直接抱起掰开腿把尿,三岁以后孩子能自己去厕所撒尿了,穿着开裆裤自己也不用脱裤子,往厕所一蹲就行了,多么简单!

但现在竟然有一个人说穿开裆裤是非常不卫生的行为, 需要改变,很多民众都不理解,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到各大报社,看过之后的报社反而也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 最后竟然登上了全国日报, 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

董文毅直接凭借这篇文章一举在报社站稳了脚跟, 一炮而红。

而文中举例说明的丹福幼儿园跟人民医院, 尤其是人民医院, 也迅速在洪江市火了一把,儿科作为一个在人民医院常年吊车尾的科室,突然成了热门科室。

苏雪桢在文中所占篇幅不多,只有寥寥两句话带过,但大家都记住了这位在蛲虫感染事件中第一个发现并迅速采取相关措施的医生。

一时间,突然多了很多慕名而来挂她号的患者家属,就连洪江市本地的居民,宁愿放弃自己在别的医院的免费看病福利也要来挂她的号。

苏雪桢是死工资,挂她的号再多她每月的工资还是那45块,关键她才是一个临床经验只有两年的医生,很多手术她并没有资格单独主刀,名声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益处,反而拉扯出一堆烦恼。

凌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