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第71(1 / 3)

加入书签

她就是儿科医生,张光香哪敢有什么异议,只能给俩孩子把衣服穿好,又戴上小帽子,确定不会晒到脸,“咱们下楼。”

苏雪桢把之前岑柏买的竹篮车拿出来,先擦干净,在里面铺上厚被子,底下铺了两层,最上面还有一层盖的,推车是竹子做的,底下有四个轮子,上下有两层,最下面一层可以放婴儿用品,上面的空间很大,孩子大些还能放个小板凳让他们坐里面。

唯一不好的就是没遮阳的棚。

她先下楼把推车拿了下来,随后跟张光香一人抱一个,把平平安安放到里面,推到院子里晒太阳,阳光直冲下来还是不太好,张光香想了个主意,拿了条床单在摇篮车头那绕了一圈,正好成了一个遮阳棚,床单透光,孩子们脸也能晒到一点。

平时天气冷实在不放心带出来,平平安安还是第一回 出来晒太阳,表现很兴奋,苏雪桢就坐在一旁看着他们,顺带自己也能晒一会儿太阳。

看着天气好出来活动的不止他们一家,许青青也抱着女儿于贝妮出来练习走路,刚合上门转头就看到了她,“巧了,今天怎么舍得出来了?”

自打孩子满月后,她已经有段时间没见苏雪桢出来了。

“今个太阳好,我推他们出来晒会儿。”

带孩子就够累了,苏雪桢还要忙着复习,确实鲜少出来,看到于贝妮迈着小脚生疏地走路,冲她伸出了手,“来阿姨这。”

于贝妮慢慢朝她走过来,脚抬得很高,重心有点不稳,瞧着要摔不摔的样子,看得人心也跟着一惊一乍,不过好在她走得还挺稳,很快到了她怀里。

许青青走过去看摇篮车里的平平安安,不由得羡慕:“哎哟,知远和知微是越长越好看了。”

于贝妮看到妈妈这么关注摇篮里的孩子,从苏雪桢怀里挣脱,也走了过去,小手扶着摇篮车,好奇地看着里面的小孩子,发音还有点不准,怯生生喊,“孩子。”

平平安安看到有人凑过来,也睁大了眼睛看他们。

儿女双全就是好,许青青看着就想再生一个,“你这龙凤胎看的我都想再生一个。”

现在城里都在宣传“晚、稀、少”的政策,一对夫妇最多只生两个孩子,广播里还经常播,虽说可以生两个,但公社那边大体意思还是最好生一个,加上女儿还不满三岁,生育间隔还没过呢,许青青只能想想。

苏雪桢也不知道怎么回,现如今城里都在宣传计划生育,是主流思想,她总不能劝她再生一个。

再怎么眼馋也是别人家的,许青青收拾好心情,扶着闺女的手一点点带着她学走路,“对,慢点。”

于贝妮快一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都已经走得很稳当了,不过许青青老是怕她摔着,一直扶着手。

院里也没风,太阳暖洋洋的,平平安安晒了会儿太阳,闭上眼进了梦乡。

苏雪桢掐着时间打算让他们再晒一会儿,幸好大院足够大,于贝妮可活动的场地也大,迈着小脚很快就走远了,许青青跟在后面,抬头正好碰到一男人从谷红青家出来,她愣了下,“这位是?”

造成误会就不好了,谷红青拉了一把,赶紧解释,“这是我弟谷红凯。”

谷红凯被姐姐推了一把,笑着打招呼,“同志你好,我是谷红凯。”

许青青自谷红青一家搬来,还是第一次见她家里人,不免多注意了些,低头就看到他手里还拿着几本书,问道:“还在上学啊?”

谷红凯把手里的书收了收,现在都崇尚劳动最光荣,像他这个年纪还在读书显然是不太合时宜的,谷红青机灵接过了话头,“孩子兴趣,前些日子刚下乡回来。”

许青青认字,但她看那书上的字有些陌生,像是外语,又不像俄语,她也不知道到底学的啥,含糊说:“辛苦了辛苦了。”

谷红凯冲她笑笑没说话,谷红青见状推他,“你先回去吧。”

谷红凯抱着书走了,许青青面露怀疑,也没多问,牵着于贝妮往回走,“闺女,咱往这走,你这马上走到门口了。”

谷红青合上门进屋去了。

许青青跟闺女绕了一圈大院又回来了,走到苏雪桢面前,迫不及待说起了刚才的事,“刚才碰到你对门这家给他弟弟送书呢。”

“你说稀罕不稀罕,这下乡回来不赶紧找工作,居然来这拿书看。”

“活到老学到老嘛。”

苏雪桢心想估计是谷红青把要恢复高考的事情也告诉了她弟弟,算下来也没多久了,估计让她弟准备今年高考。

“我看那书不像咱的。”

“什么意思?”

许青青反应过来那是什么语言了,她上学那时候班里大家都不稀罕学外语,老师教了也没人听,不过她对那书还有点印象,“我瞧着应该是英语。”

“估计是的。”

高考要考英语,那肯定是要看英语书,说起来,苏雪桢是从初二才开始学英语的,她初一选的是俄语,那时候学俄语的人虽说不如她小时候那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