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病秧 第11(1 / 3)

加入书签

赵茂行点头道:“是赠的,但若想得到此灯,需要解开阁主出的十道灯谜。”

“哦,这样啊。”宁妱儿目光落向那群跃跃欲试的人群。

“妱儿,你可想要?”赵茂行问道。

宁妱儿有些不好意思道:“那灯谜难么?”

赵茂行笑道:“难不难,我下去试试便知,表妹在此处等我如何?”

“好!”宁妱儿笑着点头。

临走时,她还不望上前叮嘱,“表哥莫要心急哦,便是拿不到,也没有关系。”

赵茂行轻轻点了下头,可心中却是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帮表妹将琉璃灯拿到。

琉璃阁前搭了一个台子,上面摆放着几张桌子,阁主是年过七旬的老者,胡子和鬓角皆已泛白,但他身板却挺得笔直,丝毫不输身旁的两个年轻儿郎。

阁主敲了一声铜锣,伙计将琉璃灯上的红绸取下,众人轻呼,待里面的灯被点亮时,周围便立即爆发出阵阵惊叹。

“此为七彩琉璃莲花灯,乃是阁主亲手打造的,这也将是我父亲最后一次亲手制灯!”

身旁年轻人说完,人群又再次沸腾起来。

一个是因为今年的花灯太过惊艳,再一个,这可是老阁主最后的作品,可谓是意义非凡。

“小姐快看呐,奴婢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花灯!”岁喜看得眼睛都要直了。

这七彩琉璃莲花灯,做工精致绝妙,每一片花瓣都闪烁着不同的色彩,中心的莲房好似一颗夜明珠,在灼灼的灯火下,忽明忽暗,散发着极具诱惑的魅力。

宁妱儿被这样的绝美之物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待赵茂行与几位男子登上台子后,她的目光才从那花灯上移开。

懂行情的人都知道,琉璃阁的花灯可并不好拿,他们的谜题类型不同,解题的角度也刁钻古怪,便是许多衡州城内有头脸的文人,也时常会被这些谜题难住。若是最终也无人将谜题全部解开,这花灯便会以价高者竞得。

所以,这围观的一众人当中,有的便是直奔最后竞价来的。

听完规则后,宁妱儿微微蹙眉,看向台上的赵茂行。

宁妱儿想了片刻,还是放不下心来,她将竹安叫到身旁,嘱咐道:“你不必陪我了,下去跟在表哥身侧,若这谜题今日无人能解开,竞价时你定要在旁边将他拦住,就说是我的意思。”

竹安下去之后,岁喜不由疑惑道:“小姐不喜欢这个七彩琉璃莲花灯么?”

宁妱儿笑道:“好看的花灯人人都喜欢,我自是也喜欢啊。”

“那为何要让竹安拦少爷呢?”岁喜道。

宁妱儿又是轻声笑了笑,“喜欢不代表一定要得到。”

她今日已经赚到了,便是拿不到这花灯,也没有任何损失,衡州城内商贾人家的公子哥出手向来阔绰,表哥身为刺史家大公子,不该因她去和那些人争抢什么。

这样简单的道理,宁妱儿懂的。

竹帘另一边雅间坐着的人,却是又不同想法。

沈皓行坐在窗台旁,一手摇扇,一手提起玉壶,微微仰头喝下一口。

他从今日走进雅间开始,便令人将里面的灯都熄了,静静的坐在这里,一句话都未曾说过,直到隔壁传来响动,他隐于黑暗的冷漠面容上,才略微出现了些许情绪。

搁下玉壶,就好像是听到了什么令人发笑的话,嗤笑着朝竹帘的方向看去。

既是喜欢,便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得到才是。

若不想得到,那便是不喜欢。

隔壁的光影穿过竹帘的缝隙,落在玄色长衣上,沈皓行望了许久,在楼下的一阵欢呼声中,收回目光,也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琉璃阁前数盏灯同时亮起,台面上瞬间亮如白日,几位通过第一轮谜题的人纷纷落在在台上的桌椅旁。

赵茂行便在其中,他回头冲宁妱儿笑着点了点头。

后面的几道谜题,皆是需要提笔写在纸张上。

每轮若是有人答错,便会立即下台,不过三道谜题之后,台上便从最开始的十人,只剩下四人。

再往后,这四人落笔的速度都明显慢了下来,到第八道谜题时,台上仅余两人。

雅间里宁妱儿的手心早就被汗水浸湿,虽她表面说得不得到都无妨,可眼看只剩三题便能得到,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第八题赵茂行迟迟未曾落笔,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片飞叶眨眼间便落在了他腿面上,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

赵茂行顿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他抬眼扫向四周,故作不经意地在腿上摸了一下,那树叶便落入袖中。

周围人并未觉察出什么,赵茂行的耳根却是红了。

他心中博弈许久,最终还是赶在锣声响起前,落笔写下那二字。

阁主看赵茂行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赞许,面对这样的赞许,赵茂行更觉心中有愧,脸上笑容渐淡,甚至在解开这题后,都没有如之前那样抬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