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后记:写在比赛完稿之后〉(1 / 2)

加入书签

完稿了!太好了我终于摆脱字数限制了!(重点误)

这篇《无机质研究员观察日记》是三月左右冒出灵感来的,当时的我可没想到他会以华赏参赛作品之姿被我在两个月里码出15万字,甚至做到几乎日更,在掛上已完结时,当下真的既感动又开心,我做到了!

这算是我第二次参加华赏的幻想组,第一次参加是忘记哪一年的心血来潮,但完全是凭着一股衝劲报名的我自然写没多少就弃坑了,最后未完赛,所以就当作我这是第一次完整参加比赛吧。

今年的参赛其实也是心血来潮,因为受疫情影响无法上班,整日在家的我看到华赏提前开赛的消息时便有了尝试看看的念头,为此我去翻了翻资料夹里的档案,找出了三篇可以参赛的文章,结果最后我选了不在名单上的第四篇,就是这本《无机质》了。

这本最初的灵感,是一名冷血无情的研究员遇上前来暗杀他的杀手,两人彼此瞭解、双向治癒的故事。但在我开始试写之后,随着两名主角的形象逐渐立体,设定就慢慢变了,正式开稿时的设定就比较接近现在的《无机质》,在写了一万五千字左右却因节奏不满意而砍掉重练后,两位主角的设定就差不多都确定下来了。

嚣张跋扈的上司苏唐和被扔进来的下属邵海,那章直接给苏唐发便当的序章也是这时候弄出来的。

这篇后记里我会什么都聊,所以要是还没有看完故事的人就不要往下看囉,我会把故事剧情设定什么的都爆光的……真的不要看,拜託,我还是想知道大家看完故事后最直接的感想的qwq

所以看完再来吧,可以和我分享故事感想就更好了(笑)

好了,那我要继续囉!

这本和我以往走剧情和设定为主的故事不同,反而相当着重在人物刻划。在序章时,我留下了「邵海杀死苏唐」这个悬案,然后花四个章节去解释「事情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时间点跳跃的写法也挺新鲜的,只不过我最后还要回头顺一次剧情,偷偷把小bug修掉,幸好剧情没有爆走到我圆不回来。

苏唐作为悬案中的「受害者」,他的形象几乎每章都在变。写的时候我一直在反覆看文琢磨,尤其堆了整章的任性跋扈与最后翻转的那一小节,我很希望能让看的人觉得衝击、惊讶于「为什么会这样」。但可能是我自己太全知视角了,我很难体会到底有没有成功哈哈,除外还有那小节里小桃和小关的反应,我想透过反差製造出来的感觉,相信我们的主角邵海深刻体会到了,嗯嗯(?)

随着故事推进,对苏唐死因的猜测也会跟着变,直到后邵海亲口给出答案,这件悬案才有了解答。

其实苏唐最一开始是真的要死的。

但随着剧情推进,随着「苏唐」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立体,我就越觉得不甘就让他这么死去,但直到此时都还是遗憾,最后让我决定改的,是这本故事的「意义」。

我真的要在这样的时候写一个主角对世界绝望最后去死的故事吗?

于是我开始思考苏唐的死亡还能有什么意义,再来就有了「诈死」的念头。光是构想时就知道诈死不容易,但刚好那时候我才刚修完故事节奏、补足邵海唐刀的设定,综合了他们「各自能做到的事」,诈死方案的雏型就出来了。

设定和结局都确定了、剧情又因为是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中间几乎没什么卡剧情的状态,不过在我写到时,我遇见了本书第一个大难关。

开稿前的我:嗯,这本应该写个十二万字差不多吧?

写完的我:一章三万多字的话……我全部写完应该十六万字吧?嗯嗯(继续写)

……但是根据规则,字数限制是八到十五万字。

但那时的我不晓得为什么记成八到二十万字,所以我一直拿这当标准下去写,根本没意识到爆字问题。直到有天我心血来潮想说去确认一下比赛规则好了,一看十五万字差点吐血──好、好喔,至少我在就看到了qwq

祝福现在还在最后衝刺的参赛者们都不要爆字呜呜呜呜──

虽然我从中途开始控制字数,拿掉可以拿掉的剧情,但最后还是爆字了。当我写完时,我的字数已经来到了十四万五千,这表示我要在五千字里收掉结尾。

不可能。

所以我那时候很挫折,比怀疑起故事是否不吸引人往下看时还要挫折。

那时看着剩不到五千字的空间,我一度不知道该怎么写结局,明明最应该是我放手去写,把剧情推到最高点并收回所有伏笔的一章,可是只有五千字的话,感觉……会很仓促啊。

于是在对着空白的word发呆之后,我开了的稿子,点开本书的,开始校稿、修稿、删冗词赘字,想办法先把字数往下压,多留一点给最后一章,我依然记得那晚我坐在笔电前修稿修到觉得不行了我得去睡了,结果睡前我还是在床上抓着手机点开我喜欢的那几章。我想写好,我想把这些情绪处理好顺好,我的主角们值得一个全力以赴的结局,而不是受限于这五千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