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1 / 2)

加入书签

青松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夫妻两人交代了家里的仆妇好好照顾孩子,不要让他们出去乱跑之后,便乘着马车一起到了张家。

张家此时安安静静的,张银珠一路进来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兄嫂,然后便是父亲身边的小厮出来将他们请到了书房。

里面张麟背着手站在窗户前,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听到青松和张银珠进来的声音,转过头来,看着他们声音温和的道:“你们来了?”

青松和张银珠对他行礼问安之后,也不废话,直接说起了正事。

张银珠道:“我知道爹爹想要明哲保身,但是爹爹,从您将我嫁给夫君开始,您想要置身事外就已经不可能了。庄家是四皇子生母的娘家人,张家与庄家是姻亲,庄家与孟家又是半个姻亲,孟家又是四皇子养母的母族,不管父亲再如何明哲保身,崔家和符家甚至三皇子都会将你视为孟家一派的人。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您已经脱不开身了。”

张麟叹了口气,看着如今已经为人母的女儿,开口道:“珠儿,从你进来家里开始,你就没有发现家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张银珠想了一下,道:“大哥和嫂嫂不在?”

若是从前,她回娘家,她那位长嫂早走到她跟前来,夹枪带棒的说上她几句了。

张麟道:“你兄长和嫂子不是今天不在家里的,是已经有十余日不在家里了。七日前,韩庶让人送来了一个包袱来,里面装着你大哥出门时穿的衣裳,还有你嫂嫂身上戴的首饰。”

青松忙道:“岳父,您是说兄嫂在他们手上?”

张麟对着他们点了点头,又道:“你们大哥虽然不成器,但他毕竟是我唯一的儿子,我不能不顾他。”

青松和张银珠相互对视了一眼,一时均不知道该如何。

张银珠低下头来,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抬起头来,对父亲道:“爹爹,我说这些话,你或许会以为我是因为与大哥感情不好,所以见不得他好。但是,您想想,就算您置身事外,崔家和符家的人就真的能放过他吗?若崔家和符家真的成功拥立三皇子登上了皇位,我们这些被他们视为四皇子和孟家一系的人,下场会如何。到时别说是兄长,就是整个张家,包括几个侄儿侄女,还能不能保住命都不好说。”

“我们若是製止了崔家和符家的谋逆之举,说不定反而能救回大哥和大嫂。”

张麟没有说话,脸上犹豫。

夫妻两人最终还是有些失望的出了张家的,在马车之上,青松劝张银珠道:“也别怪岳父,毕竟无人能舍得下亲情。”

张银珠点了点头,对青松道:“让父亲再多想一想,其中的轻重他其实是能想清楚的,他如今是对大哥关心则乱,过几日我再回来劝一劝他。”

青松点了点头,然后让小厮驾车回庄家。

因崔家和符家防备孟季廷,周家加强了皇宫和京中的防卫,京中的局势一日紧张过一日。

从孟季廷回京之日起,上宋国公府的门的各位朝中大臣也是络绎不绝,这些人大多数是不满此时崔家和符家的,人人脸上均是沉重。

孟季廷除了在家见人,有时候也要出去做事,青槿常常一日到头都见不着他的面,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

就连胡玉璋待在宋国公府中从未出去,也感觉到了这种紧张局势带来的气氛。

孟季廷如今完全将孟承晖当成一个大人对待,在府中与人商议事情时都会将他留在身边,有时候也会吩咐他做一些事情,胡玉璋偶尔能从儿子口中听到一两句外面的事情。

孟承晖与母亲的感情深厚,特别是在父亲离京的这些年,母子两人相互依持,感情越发亲近,所以许多事情孟承晖并不瞒着母亲。

他脸上亦带着担忧,与母亲说道:“父亲写信给雍州的张伯伯,让他带着三万人马回京,但如今周善执掌的侍卫司有五万人,殿前司的副指挥使韩庶也投靠了崔家。好在庄家叔叔手上有一部分殿前司的人听命于他,且他已经说动原殿前司指挥使张麟大人,由他出面去说服殿前司的其他人,只要殿前司能有部分人为我们所用,便可以不惧侍卫司的人了。只是如今陛下被崔家和符家控制在宫中,想要顺利救出陛下需要多费一番功夫,令爹爹十分头疼。”

胡玉璋有些苦笑起来:“现在你庶母一个侧室的娘家人都能帮着孟家,与孟家一致对外,倒是你的舅舅……”

她的兄长不要说给他们母子依靠,他早已经完全投靠了崔家,将孟家视为仇人,恨不得食孟家的血啖孟家的肉。

孟承晖忙对母亲道:“娘,舅舅的事情与你无关,爹爹也没有因为舅舅的事情而责备过您。”

胡玉璋拍了拍孟承晖的肩膀,对他道:“你去做你的事情吧,好好帮你的父亲。”

孟承晖又劝了胡玉璋几句,让她不要因为延平郡王府做的事而伤怀,然后便离开了。

孟承晖离开后,胡玉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凝着眉犹豫了一会,最后叫来了袁妈妈,对她吩咐道:“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