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2(1 / 2)

加入书签

袁妈妈走到她的床边,为她在身后放了一个大迎枕,让她靠着舒服些,笑着对她道:“夫人,我看您最近气色好了许多,不如到外面去走走?”

袁妈妈觉得胡玉璋其实并没有什么病,那天在屋里被孟季廷说的那些话吓得烧了一场之后,很快也痊愈了。但这么长时间,夫人却仍像是缠绵病榻一样,大夫每次进来诊脉,却只是说:“夫人这是心情郁结,总要她想开了病才能好。”

其实袁妈妈心里知道,夫人这就是觉得世子爷不顾她和二少爷的脸面,断了与她娘家的往来,她觉得没了脸面,不想出去见人而已。

但这样一直回避也不是办法,世子爷没说要对正院怎么样,那夫人就还是世子夫人,是这个院子里的主母。夫人越这样躲着,只会让东跨院越加得意了。

胡玉璋没说话,只是靠在床栏上发呆。

“世子爷心里要有准备,国公爷恐怕是大限将至。”

今年的腊八节, 依旧是宫里赏赐腊八粥,宋国公府自己府里也煮了腊八粥。

因为胡玉璋还病着,如今宋国公府暂由孟二夫人管家。

归鹤院里。

宋国公夫人喝了一口还冒着热气的腊八粥, 嫌太甜, 便让人将她手里的粥拿下去了, 然后又让丫鬟另盛了半碗,用杓子舀了吹凉喂给坐在榻上的孟承雍吃。

孟承雍吃了一口,接着就要去抢她手里的杓子。

宋国公夫人笑着道:“雍儿是要自己吃是不是?”

孟承雍眼睛亮亮的看着她, 道:“吃,吃,自己吃。”

这还是孟承雍第一次能一下子连着说三个字,说得顺畅又清晰,宋国公夫人高兴起来, 将碗杓交回给丫鬟, 抱起他亲了一口:“我们雍儿可真棒,竟然能说句子了。”

孟承雍又对着她说道:“吃粥粥,自己吃。”

“好, 好,我们雍儿自己吃, 我们雍儿真聪明, 什么都能自己做。”

宋国公夫人让人在地上支了一张小桌子,旁边放了小凳子, 让丫鬟把腊八粥吹凉, 然后放到小桌子上, 将孟承雍放到凳子上坐着, 任由他在那里自己折腾, 旁边让两个丫鬟看着他。

宋国公夫人叮嘱丫鬟道:“你们看着凳子稳不稳, 别让小少爷滑倒摔了,吃粥让他自己来,别怕他弄脏了地板和衣裳,弄脏了让人重新收拾就是。”

平嬷嬷在旁边笑着道:“三少爷可真是聪明,学什么都快。”

宋国公夫人含笑道:“像他老子,什么都要自己来的脾性也像他老子小的时候。”

宋国公夫人此时闲了下来,便问起了胡玉璋:“胡氏的病还没好?这很快都要过年了。”

平嬷嬷道:“我看三夫人的病倒没什么大碍,大夫也说她是心情郁结。”

宋国公夫人心里叹了一口气,道:“那也只能等她自己想开,她娘家的事也不能怪季廷。他兄长在府里耍弄了多少把戏了,警告了多少次仍不收敛。他兄长这样的品行,之前的那些是察觉了,若是万一没察觉呢,谁能保证他哪天不来次大的,给国公府带来祸患。他兄长背刺咱们国公府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做过。”

“我看她那个兄长,也没多把她放在心上。”

平嬷嬷笑着附和道:“三夫人心里是暂时想不通,觉得世子爷这样做,是偏爱庄姨娘要为了庄姨娘兄妹撑腰,连正经的亲家都不要了。但世子爷也不全然是为了这个,爷是为了整个国公府考虑。”

那位延平郡王真是个混不吝的,他故意在三少爷的周岁宴上闹那一出,坏庄大爷的名声,就没想过国公府的名声也会受此牵连?还有庄大爷也是四皇子的亲舅舅,这也会带累四皇子的名声。四皇子以后长大了,只要别人将这件事拿出来说,四皇子的脸面往哪儿搁。

哪怕庄大爷不是庄姨娘的兄长,只要他是四皇子的亲舅舅,连国公府都不会不给几分薄面的。

或许这位延平郡王不是没想过,不过是没将此放在心上。

宋国公夫人想了一下,对平嬷嬷道:“你下午替我走一趟,去瞧瞧胡氏的病。就帮我跟她说,她是她,她娘家是她娘家,她嫁进孟家就是孟家的人,她永远都是世子夫人,让她赶紧把病养好起来。”

平嬷嬷道了声是。

这时,丫鬟二乔匆匆走进来,对着宋国公夫人屈了屈膝,道:“夫人,国公爷回来了。”

宋国公夫人正在喝水的动作一滞,跟着很快,脸上的表情又恢復平静,将手里的茶杯放下来,道:“回来就回来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说着又道:“往年他不是不到临近春节,不让人去接他,他向来不肯回来的吗,今年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二乔摇了摇头,道:“我不清楚,但国公爷将行李都搬回来了,看样子像是过完年也不回观里了。”

宋国公夫人垂下眼来,没有说话。

此时,宋国公府外。

小厮正忙着将马车上的行礼一件一件的往府里搬,而宋国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