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五九章:那便不管规矩了(3 / 3)

加入书签

计出色,受到厚待并不足为奇,况且在他主子历来礼遇下士的手笔里,区区几盆炭的开支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然而根据他记忆所及,主子对谁都不曾细致到照应对方屋里燥润。

这时绣间那儿传来原婉然轻柔唤声。

相公。

赵玦止步回首,隔着院心的金银花架枝叶缝隙,他其实看不清绣间前头光景,但不猜便知是赵野来接妻子。

原婉然料想赵玦该走了,四下无人,便挽住丈夫手臂依偎。

相公,日后你晚些来接我,别干等了。

赵野低下头,轻蹭妻子头顶,不打紧,我在门房那儿吃茶闲聊,而且我喜欢等你。

啊?

赵野笑道:每到下工时分,我望向绣坊里头,万分笃定好事即将发生我的小河豚就要出来了,我就要见到你了。

赵玦那边厢听不到夫妇俩亲爱呢喃,也无意聆听,早早掉头离去。

只是心头似冉冉浮起一股薄霾,走了一程路,那股烦腻仍旧残存不去。

他木着脸唤道:赵忠。

是,主子。

炭盆前不必放水。

啊?

人若不知照应自己,那是蠢材,活该受罪。

_φ(-ω-`_) _φ(-ω-`_) 作者留言分隔线 _φ(-ω-`_) _φ(-ω-`_)

记性好的小天使可能会奇怪,这章开头似曾相识,和上章内容部分重覆。这是因为后来我觉得上章没将赵玦对婉婉的想法描写充足,因此又补写了一段,夹在旧文里头,下周再删掉。再者,po载入网页常碰上问题,因此暂时将这段新文字放在这一章,小天使们就不必多跑一趟,点回上章重看。

此外,上章对绣娘们的工作安排不够突出婉婉的才能,连带会减轻其后张力,还有西域美人图,我觉得改变图画布局更符合后来描述的刺绣效果,因此做了更动。不过对剧情没影响,所以不回头看旧章也不要紧,反正大意就是婉婉挑大梁绣制绣画,而西域美人图画的还是那位西域美人

这段情节中,刺绣技巧方面,我参考清末民初的刺绣名家沈寿女士的《雪宦绣谱》和相关资料。文中仿西洋绘画、在刺绣加入光影要素、按照肌理施针,以及参差用针,都是沈寿女士的创举。我借用前人智慧,给活在几百年前的婉婉开了金手指,但对于刺绣所知毕竟非常粗浅,若有错误疏漏处,就请当成那年代刺绣技艺有所局限,尚未发展成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