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上(1 / 2)

加入书签

柳色正浓,密雨斜织,梅子黄时。

司马家,绣阁里。

“又下雨了。”

“是啊,又下雨了。”

妹妹回头看见哥哥来访连忙行礼,哥哥笑着将妹妹扶起。

哥哥叫无泪,妹妹叫青衣,他们的父亲在朝为官。

“哥哥是来求妹妹一件事,近来湿气较重,柴火不旺,为此事奶妈向我烦了几次。”

“妹妹明白了。”

青衣十五岁那年突然发高烧,且高烧不退,人说是有怪。后来,一名神秘的男子带来了一只金笛,退了青衣的烧,说是青衣体内有一团火,必须用金笛才能镇住,且金笛不离身。那人走后,青衣与金笛相处久了,不仅能控制住火,而且能使金笛在短时间内为人形。

青衣从衣间拿出金笛,轻声唤道“出来”,然后金笛生成一个金衣少年。

“走吧。”说完青衣走了出来,没有看无泪一眼。

金笛紧跟着青衣,出门前随手在角落里拿了一把伞。

无泪也离开了绣楼去看姨娘。

厨房里。

“哎哟,你怎么才来,给兰姨的补品都炖不好。”奶娘拉着青衣往里走。

“哎,你,”奶娘指着金笛说,“把伞放外面。”

青衣拿起扇子很娴熟地扇了起来。

金笛放好伞,来到青衣身旁,乖乖地变回原样。

奶娘口中的兰姨是小妾,但是她生了无愁和无恨两个男孩。

日近黄昏,青衣已经扇了几个时辰的火了。

“青衣小姐,你的晚饭就在这里了,我要出去侍奉老爷了。”

青衣点点头,示意她可以走了。

吃完晚饭,外面已经黑了,但雨仍下个不停。

青衣拍拍衣服上的尘土,起身时因头晕向后倒,金笛在后面接住了。

“谢谢,可以走了。”

青衣转身便走,金笛撑伞,路过家门时,听到一阵敲门声。

“去看看。”青衣接过伞,叫金笛去开门。

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白衣男子,他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轻声地喊道:“救救我。”

金笛回头看青衣,问青衣怎么办。

注:金笛不会说话,但金笛和青衣心灵相同。也就是说,只有青衣听得见金笛的话。

这时綪(与“倩”同音)衣走了过来:“姐姐,晚饭可好,爹又挂念你了。”

綪衣是青衣的妹妹,与无泪同是梅姨的孩子。

“綪衣妹妹。”

青衣一侧身,綪衣就看见了那个白衣男子。

綪衣径直走向那个男子,眼生流露了惊讶和怜悯。

她转头向金笛:“你把他搬到我的住处。”

“綪衣妹妹。”青衣实在不想连累上谁。

綪衣笑笑:“没关系的。自从娘去世以后,我那里就没有什么人了。不管他,心里过意不去。放你那,进进出出都是人,不方便。”

“你不是一直和无愁在一起吗?”

“是我到无愁那里去。”

綪衣再看向金笛:“还不快走,人都半死了。”

青衣在心里对金笛说,赶快走吧。

在司马家,每个人都有个独自的地方,若非自己下人,其他人不经过允许不容随便进出。

那个男子在綪衣的下人房里躺了整整一晚。

男子摇摇晃晃地坐起来:“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司马家。”青衣端了盆水走了进来。

“你救了我?”

“算是吧。”

青衣放好脸盆,拿起毛巾,揪干,走了过来:“来,洗把脸。”

男子接过毛巾:“谢谢,你叫什么名字?”

“司马青衣。我去拿粥给你。”

青衣转身就走。

“你不问我的名字吗?”

青衣停下说:“我不感兴趣。”

青衣说完就走了。

男子不解道:“世上竟有这般女子。”

厨房里。

“小萍,我的瘦肉粥呢?”

青衣问一个下人。

“奶娘给小少爷喝了。”

“你在煮什么?”

“大家的早粥。”

青衣一把抢过小萍手里的扇子:“我来。”

“哦。”小萍吓得呆呆地站在一旁。

“小翠,你在蒸包子吗?”青衣问另一旁的下人。

“是。”

“我拿两个。”

“可是……”

“就说是我拿的。”

过了一会儿,早餐做好了,青衣盛了碗粥,拿了两个包子就走了。

綪衣的下人房里。

青衣在门外听见里面传出阵阵笑声,就在门口喊道:“秋丫头。”

“青衣小姐。”秋丫头马上就出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