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 2)
个月的路程,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还有港口,一直是水路过来的外国人最喜欢来的港口之一。巴丹离京城不算太远,吃水很深,港口能停得下巨大的船舶。本地商人都是些儒商,非常讲究信用,做大宗生意的外国商队非常喜欢和巴丹的商人打交道。
同时,巴丹因为背靠猎德,所以小手工业非常发达。两者之间隔着的都是辽阔的平原农田,水系发达,气候适宜,种水稻一年两熟。光是巴丹这一块,一年入国库的粮食就数不胜数。地处位置非常好,四通八达,所以当黄河改道,长江泛滥的时候,都会将这里的国库粮食拿去救灾。
这里的李县官非常注意农业生产,他自己在县衙后开辟出来了一片地,专门研究如何让水稻等农作物产量上升。先是提出了改变种植间距这个理念,然后经过两三年的试验,确定了最常见的农作物之间的种植间距。皇上看到他的上奏龙颜大悦,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农业点来研究如何提高常见作物产量的事情。
最开始巴丹的蚕吐出的丝非常细,质量也不好,但是却拥有一种特殊光泽。李县官的妻子率先引进了一种优质蚕与本地蚕杂交,经过一代一代改良,不仅保留了本地蚕的蚕丝光泽,还能吐出非常优质的丝。这种蚕吐出的丝几乎都被容家垄断,做出专供皇家的衣料。后来皇上对比织造局的衣料和容家的衣料,发现两者虽然材质工艺相同,但是手感和光泽不同。从而得知容家用的是巴丹一种特殊的杂交蚕。
皇上后来想要提拔李县官的时候,全城百姓联名上书要求李县官留在这里造福百姓。皇上顺从民意,加封李县官为巴丹县候,农业博士;县官夫人李朱氏为一品夫人,农业博士。加赐批了一片地和许多人帮助李县官搞农业研究。这里你随处可见李县候祠,算是百姓的一种感激。
雍怀瑜一进入巴丹就觉得气象与京城和猎德不同,这里从入城门开始,你就能在每条街上听到郎朗读书声。卖菜的小贩在闲暇之余也能互相探讨几句今年恩科的考题。街上妇人各个无珠钗翠玉做装饰,卖刨花头油的妇人正在教三岁儿童念诗经;对门的卖胭脂的夫妇一唱一和,以赌书为乐;隔壁私塾旁就是卖文房四宝的地方,老夫人正在抄金刚经,不仅抄,还一边抄一边用梵文念诵……
京城是钟鸣鼎食之家,充满骄奢淫欲,虽然也儒,也雅,但更像是一种彰显自己家家教森严的行为。猎德那是个销金窟,富商聚集,美女如云,光是洗脸水都能染红了外头的护城河。巴丹和这两处完全不同,是一种静,这种静让你胸怀开阔,心情明朗。
来往行人高声说话,嘻嘻笑着,插科打诨。丝毫没有因为读书声就脱离俗世的烟火气。
“好一个巴丹。”雍怀瑜赞赏。她早就听说巴丹是儒商发源之处,这里科技发达,人口兴旺,每年巴丹这个地方出的秀才最多,据说殿试的时候,两个陌生人一开口,发现都是同一个夫子教出来的。
梅鹤卿点点头。她确实想不到巴丹发展的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李县侯和雍怀瑜的四爷爷是过命的交情,她揣着四爷爷的信去拜访李县侯。
一进门,李朱氏已经迎了上来,一见到雍怀瑜就开口说:“孩子,一路上辛苦你了。快坐下,秋桐,将饭菜端过来。你李爷爷现在在田里头研究事情,这周回不来。要什么吃的,用的,尽管和我说。”
早就准备好的热腾腾的饭菜已经端上来了。
雍怀瑜看到一桌自己最爱吃的饭菜,眼睛一酸。以茶代酒,举杯敬李朱氏说:“朱奶奶,这些日子叨扰了。”
“傻孩子,说什么胡话。你爷爷的宝贝孙女自然也是我的宝贝孙女,孙女回到家了,我们老一辈的正是笑的合不拢嘴的时候,哪叫叨扰。”李朱氏和四爷爷拜的是异姓兄妹,雍怀瑜是老四的孙女,自然也是她的孙女。
怀瑜瘪瘪嘴,眼圈渐渐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