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摇落玉秋(2 / 3)

加入书签

他为人心高气傲,如今外面把他说得那么不堪,叫他如何自处?你和我父王能为他说情,那就太好了。”

萧在雍说道:“你放心,皇上不会动四皇子的。”

荣世祯说道:“这我知道,否则让二皇子一党独大,于朝政有百害而无一利。”

萧在雍伸手摸了摸他的下巴,微笑道:“这话你心里明白就是了。”

荣世祯笑道:“大家心里都明白,却听不得别人说出来。反正我只说给自己人听,又有何妨?”

他转身要从后门溜出去,忽然一只手被萧在雍牵住了。荣世祯回过头来,萧在雍深深望着他,忽然凑过来,在他唇上深深印下一吻,低声道:“祯儿。”

荣世祯闻着他身上的成熟男子气息,心中一阵情潮涌动,微笑道:“怎么了?”

萧在雍眼神深邃,半响方笑了笑,说道:“没什么,我出去了,你照顾好自己。”

第二日,三王果然一同进宫面圣,为四皇子作保求情。皇上传出口谕:“应麟纯孝善良,朕从来不疑。”于是把一干服侍人等都问罪处置,又令那徐老太监告老退居,不再服侍四皇子,也是为了避嫌。

宁东王略提了一句,可让四皇子代替小皇孙去守灵,到城外去避一避风头,皇上只道:“此乃多事之秋,没了孝哀太子,朕如断了左臂右膀,他们兄弟三个还是留在朝中辅佐国事为好。”

皇上虽然没有迁怒四皇子,但四皇子毕竟名声受累,又无法辩白。那二皇子虽在闭门思过,但他的亲信们在城里热切奔走,着意接纳朝臣亲贵。朝中很多人为二皇子说好话。中秋佳节越来越近,皇上也就解了二皇子的禁足。于是朝中上下观其风向,私下里又说皇上还是属意于二皇子。

这些天,荣世祯为父王约束,不曾出得王府,只听人说,卢亚军的小女儿与三皇子定下了亲事,只因举国还在为孝哀太子服丧,所以说定了明年再完婚。朝中亲贵都送去了贺礼。

这一向京城暗潮涌动,展眼到了八月十五,皇上恩赏诸位宗室亲贵在宫中赏月领宴。御花园中,丹桂溪畔,露天设下宴席,众人冠带齐整,早早入席等待。

不久听见大内太监传道:“皇上驾到——”天子仪仗列队而来,皇上下了轿子,由太监扶着,高高坐上宝座。

众人起身叩拜谢恩,荣世祯隐约瞥见那皇上生得尧眉舜目,形象威严。待得礼毕,皇上赐座,众人坐下身来,谁也不敢再抬头窥看天颜。

皇帝环顾四周,只见三位皇子、三大藩王都在座上,皇亲国戚团聚一堂,却唯独没有了孝哀太子,他心中十分伤感,坐下用了几盏淡酒,便早早走了,吩咐珉亲王代为主持宴会。

大队宫人簇拥着圣驾离去,席上方才松散活泛了些。虽在丧期之中,席上并无奏乐歌舞,但见一轮明月升上旷朗夜空,照得天地间银辉明亮,桂香细细,溪水淙淙,风清气爽,甚应佳节。

道、奎两位皇子带头下来敬酒,众人谈谈说说,有的吃酒行令,有的观花玩水,好不热闹。

荣世祯端着酒杯站起身来,荣元量低声道:“你做什么?给我老实待着。”萧在雍坐在隔壁席上,也侧头看了过来。

荣世祯笑道:“我去瞧一瞧四皇子殿下,不行吗?”

荣元量看向萧在雍,萧在雍却又收回了目光,兀自与其他宾客寒暄,荣元量便道:“罢了,快去快回。”

荣世祯便走到对面席上。高应麟今天穿着朝服,正站在几棵老桂树下望月亮。荣世祯走到他面前,笑道:“这里好香啊,你可真会找地方享福。”

高应麟低下头来,两道冷峭目光隔着横斜桂枝,直直射了过来,数不清的绿叶金蕊缭乱闪烁,唯有他雪白的面容在月色下冰清水冷,一丝不乱。

荣世祯把酒杯递给他,微笑道:“我来请你饮了这杯酒。”

高应麟接过他手中酒杯,默默一饮而尽。

荣世祯说道:“我这些天都不曾出门,但外面的事情我都知道。”

高应麟垂眸不语。

荣世祯见他神情萧索,低声道:“大家都明白你的委屈,日久定能见人心。你须得自解烦恼,不要太往心里去啊。”

高应麟转头望向远处席上,道、奎两位皇子跟卢亚军站在一处,舅甥三个你说我笑,其乐融融。高应麟因低声道:“他们怎么对付我都无妨,我早就习惯了。但他们这回利用小皇孙……我大哥只留下这一点儿骨血,他们却也不放过。”

荣世祯叹了一口气,伸出手去,轻轻捏住了高应麟的手。高应麟的手略动了动,并没有抽回去。荣世祯在他手上握了一握,便松开了手。

高应麟问道:“你们是不是要回云南去了?”

荣世祯说道:“父王还没吩咐下来,但我私心揣摩着也差不多了,总不能在京城长住呀。”

高应麟沉默不语。

清风吹动桂树,纷纷扬扬落下一地金桂香雨。荣世祯面露微笑,俯身掬了一捧桂花,送到鼻前细闻,抬头笑道:“真的好香呀,你也闻一闻。”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