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老骥伏枥(2 / 3)

加入书签

王!”骑着马儿奔了上去,父子在马上相见。

那荣元量年逾六旬,不怒自威,须发灰白掺半,一见荣世祯就道:“你手臂的伤怎么样了?”

荣世祯笑道:“如今不怎么觉得痛了,只是伤疤还没长好,那也不是一两日的功夫。”

荣元量问他现在用什么药,又道:“我从云南带来许多白药,你也用些。”

荣世祯笑道:“多谢父王。”

荣元量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在辽东迁延不回,这笔账我待会儿慢慢跟你算。”

荣世祯悄悄吐了吐舌头,跟在父王身后进得城内。

荣元量在大街上环顾叹息,神情沧桑不尽。

荣世祯问他怎么了,荣元量叹道:“十来年前,五大藩王曾经一同入京面圣,皇帝就是那时册立了大皇子为东宫太子。那时我也是先到祺利陵歇脚,才歇了一夜就上京城去了。现在想起来,好像还是昨天的事……不成想一转眼间,安山王灭族了,老定北王战死了,连正当盛年的太子也死了,如今我也老了,物是人非,什么都变了。”

荣世祯伸手到父王的马上,轻轻握了握父王的手。

到了段家,城里达官贵人俱来厮见平南王,热乱半天方才散去。荣世祯将父王接到内室,父子俩互道别情。

荣元量听得儿子两度出生入死,一次被人救,一次救了人,便道:“这次连我也失算了。本以为辽东贼情已经平复,没想到松华郡神鬼不知又沦陷了,正好教你送上门去。早知如此,当初应该多派些人手跟随你。”

荣世祯说道:“幸得定北王平复了松华郡之乱,算是为我报了一箭之仇。他如今也在城里,赶明儿要来拜见你老人家呢。”

荣元量点头道:“他父王是忠诚之人,虎父无犬子,他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再说他是你的救命恩人,我也该当面谢他。”

荣世祯不答话,只顾着笑。

荣元量问起辽东的军力局势,又问起高应麟遇刺的事情来。两人说了半天,眼看天色将晚,荣世祯见老父渐渐神思困倦,便道:“父王一路辛苦,过去的事情明天再说也不迟,早些睡下罢。”

荣元量摆了摆手,用手揉搓着鼻梁,说道:“我不困,倒碗普洱来我喝。”

荣世祯一个殷勤就亲自去倒茶,双手奉给荣元量。

荣元量看见他的手,便想起他那伤来,终究还是不放心,说道:“我看看你的伤究竟如何了。”

荣世祯微笑道:“好。”左右有两个贴身老仆,打小就伺候平南王的,立即上来替荣世祯宽去外袍,只见他胸前空无一物,一个老仆不禁疑道:“咦?世子的孔雀怎么不见了?”

荣元量眼睛一眯,说道:“你把孔雀弄丢了?”

荣世祯一惊,正不知该如何解释,另一个老仆又看见他腰里的如意玉龙,说道:“这玉佩哪里来的?”

荣元量沉声道:“拿来我看看。”那老仆一伸手就摘下了玉龙,转手奉给平南王。

荣世祯忙道:“不行,那是我的东西!”

荣元量这时候已经接过了如意玉龙,放在灯下细细观看,说道:“这是你的东西吗?我怎么看着像……”

荣世祯围在旁边,急得绕来绕去,说道:“那是人家送给我的,你还给我罢!”

荣元量兀自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忽然福至心灵,说道:“这不是定北王的爱物吗?”

荣世祯又是一惊,停住脚步道:“你怎么知道?你见过萧……萧在雍吗?”

荣元量说道:“我说的是萧在雍的爹。从前我们同朝面圣,我见过他手里拿着这如意玉龙,如今他没了,这玩意儿自然传给了他儿子,萧在雍他……他为什么要给你这个?”说着,两道疑心重重的眼神射了过来。

荣世祯不由得双手乱摇,往后退了几步,争辩道:“不是的……我……那是因为……”

众仆人见势不好,都默默退到角落。

荣元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脸色一沉,五指慢慢握紧了如意玉龙,说道:“你过来,老实对我说,你是不是把你的孔雀换给他了?”

荣世祯怕荣元量气急之下毁了玉龙,只能硬着头皮,一步步走到榻边,低头道:“定北王救了我的性命,对我又很亲善,我跟他相谈很是投缘……所以才互赠信物,聊表兄友之情,并无他意……”

荣元量大怒,咣铛一声将玉龙砸在地上,说道:“你给我住嘴!”

荣世祯又怕又急,连忙弯腰去捡,幸亏那玉龙乃是奇物,把地砖砸裂了一个窟窿,那玉龙分毫无损。荣世祯如得珍宝,赶紧将那玉龙扣在手心里。

荣元量见他这幅宝贝模样,更是气得胡子发抖,说道:“我把你个不知羞耻的下流种子!你信上说你想在辽东长住,我那时就起疑心了,干净你是受了人家的引诱!我叫你去辽东,是让你祭奠老定北王,不是让你去跟他儿子勾勾搭搭!”须眉根根倒竖,掳袖揎拳就要来打死荣世祯。众仆人赶忙围过来劝解。

荣世祯见他父王声色俱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