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话本(1 / 2)

加入书签

有一群人,他们目不识丁,却能记下大部分古今话本;他们出入粗鄙市井之地,不断讲述着悲喜交加,扣人心弦的江湖轶事。他们从未进入过江湖,但他们已经成为了江湖的一份子,是不论立场、身份的江湖人最喜欢的一群人。

有人注意到了这个贫苦,漂泊的群体。他用足够的银两,买下他们的时间,将自己设想的故事,一遍又一遍讲给他们听,直到他们可以一字不差复述清楚。

当这些闪着光的白银被送到评书人面前的时候,喜悦的泪水盈满了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庞,他们只能不停向这个出手阔绰的客人磕头。可他们都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已经被这个客人悄悄摆到了称量的天平。

几个月前,这对遇难的评书人,遇到了一个戴着斗笠,身材高大的客人。到家时,他们发现唯一的女儿围着这个送她礼物的陌生人甜甜地笑着。看到穿得破破烂烂的女孩手里拿着精致的拨浪鼓,嘴里咬着金黄的糖人,他们几乎以为是自己在做梦。

尽管不明就里,这对贫寒的夫妻还是感激地招待了眼前身份不明的好心人。像是为了印证他们的判断,神秘的客人利落地将一锭官银放到他们面前。夫妻二人有些不安地对视了一眼,那人若无其事地说出了交易条件。

“我要你们讲一个故事。”

“这位爷,您的意思……我们不太明白。”男人握了握妻子的手,把她捏得紧紧的,警惕地盯着这个可疑人物,鼓起勇气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话本已经写好了,”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本薄册已稳稳落在了满是划痕的桌面上,低沉的男声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三天后若能听到起段故事,我会再送一锭银子过来。”

不顾女儿好奇懵懂的目光,男人抓起桌上的话本迅速翻了几页。里面写的内容不算陌生,是几个月来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殷氏灭门之谜。虽然不明白神秘客人的目的,夫妻二人简单商量了下,就决定按照他的要求,将这话本划分几天全部讲完。

三天后,这个客人并没有出现在评书人常驻的酒馆。尽管底下人头攒动,人人都看起来听得津津有味。但这天收到的打赏甚至不比寻常演出的经典话本。失望的二人以为这是不怀好意的恶作剧,互相安慰几句便悻悻回到家中。当他们吱呀一声推开房门时,发现心爱的女儿就屋子中央的方桌边,目光紧紧盯着桌上一锭闪闪发亮的白银!

恐怕世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不可思议的经历出来。他们的亲生女儿用最甜美的声音说道:“爹,娘,今天蒙面叔叔又来了,他还夸你们讲得好呢!”

听到这句话,两人开始懊悔自己冤枉了一个好人。面对眼前巨大的财富,夫妻二人开始盘算起如何花销,除了给女儿添置一些玩具新衣,显然他们还可以做更多事。这时,女儿的一句话仿佛再次对他们的劳动发出了真诚的鼓励:“那个叔叔说,他还有六锭银子,只要六天之内把故事讲完,他会把六锭银子全送过来。”

“还有这种好事?”妻子突然表示了怀疑,女人的直觉令她产生一丝不安。

男人听了,截口笑道:“说不定是祖师爷开眼,赏我们饭吃。虽然这话本还没来得及看完,但殷家的事又不是说不得,我们合计合计把钱赚了,也好让娃娃以后过上好日子!”

女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她也睁着水灵灵的眼睛望着自己。那双眼睛背后躲着热切的心声:她想去看看那些高墙背后,精致的亭台楼阁,也想穿上话本里官家小姐漂亮的衣裳。她心里虽有百般烦乱,但眼睛一闭,点点头允诺了男人的提议。

当晚的餐食格外丰盛,肉类被炒制后,油脂散发的香气填满了整个小小的房间。原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大菜,被一盘盘端到桌上,没想到会成为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时间刻不容缓,夫妻二人不光要记住话本,还要排演音律,他们只好讲本子一段段拆解练习。直到第五天从酒馆赶回家时,事情变得有些不对劲。

他们一向活泼吵闹的女儿突然变得很安静。她歪着身子靠在神秘客的身上,蜡烛的光将她刘海在娇嫩的脸蛋上印出一个浅浅的阴影。他看到夫妻二人,一如寻常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这几天来,你们过得怎么样?”

女人盯着自己的女儿,嘴唇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男人的眼里满是痛苦,仇恨的神情,脚下却是生了根,怎么也迈步开一步。

“我想一定满意极了,”他笑起来的声音也带着阴森森的气息:“你们已经赚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把,把……把……娃娃,还来……”女人捏着拳头,用虚弱的声音发出了一声低吼。

男人见势,急忙拉住女人示意她住口。那戴着斗笠的不速之客像是死神的化身,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的不幸。他原谅了女人的无礼,对着男人冷嘲热讽道:“没想到,劝人忍耐的,竟然是一个男人。”

“你想说什么!”这句话逼得男人怒气冲冲。

“等明天评书终了,你们会与她一样。”

“疯……疯子……你!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