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儿媳妇挺着大肚子来了儿媳妇生了(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失了一个孩子十分令人扼腕,但两人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孩子,泸儿还需要照顾,家里其他事情还需要岑琰操心。

慢慢的,两人尤其是岑琰就不再伤怀,只是偶尔想起,就到郊外孩子的坟前坐一坐,时间帮他们渐渐平复了哀伤。

永平十四年,两人接到润儿的来信,信中说了京中诸人的近况,还有深儿、涛儿的婚事,年前在大伯的主持下已经定了,就等着他回京主持昏礼呢!

三月接到的信,说成婚的日子定在了六月里,四月下旬岑琰就带着泸儿回了阳京城,等着主持岑懿深和褚彦涛的昏礼。

两位新妇,一男一女,岑懿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子,娶的是礼部右侍郎家的女儿,也是位才女,不仅能陪深儿吟诗作对,而且理得一手好财,也不怕两人把日子过乱。

褚彦涛娶的却是一位江湖中人,是弦月山庄的少庄主,名叫岳熙宁,弦月山庄离得远,所以他就跟着褚彦涛住在了将军府,岑琰能经常见到他。

之前还没什么感觉,可婚期越来越近的时候,岑琰就发现自己的这位六儿媳行动之间会不自觉的护着肚子,而且小腹微隆,已显孕态。

岑琰不得不佩服自己六儿子,自幼就喜欢往外跑,自己与褚容思去了边疆后他更是没管头了,经常一年都不回京一趟,他还以为涛儿得孤独终老了,没想到孩子都有了。

两个孩子的昏礼十分隆重而盛大。褚家早已不是当初京郊那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随着孩子们以及孩子的夫婿越来越受圣人重用,褚家的下一代大多数也都是官宦子弟,十分繁盛。

昏礼结束后第二天是认亲环节,别家还没在,就安杨夫夫俩和褚容思家这么些人,就这些人就将两位新妇弄傻了。

虽没失礼,但两人心里不约而同的佩服起公爹强大的生育能力,竟一连生了九个儿子,幸亏家大业大,否则怎么养的起啊!

呆了这段时间,让泸儿和家里人都认识过了,岑琰才带着泸儿回到了望舒城。过年的时候接到家书,说六儿媳已于十一月底顺利产下一子,两人又做爷爷了!

褚容思在回信里臭骂了儿子一顿,嫌他做事不规矩,并交代褚彦涛好好照顾妻儿,以后要是再敢在外面胡作非为,就回去打折他的腿。

褚彦涛拿着信又在媳妇面前假模假式的哭诉了一番自家老爹的暴力,收获了正哄孩子的少庄主白眼一枚。

永平十四年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过去了,在一片风雪中,迎来了永平十五年。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西疆的一场暴风雪却压垮、吹翻了许多人的房子,不少穷苦百姓被冻死,西疆总督准备救灾。

要知道,能做上一品大员的人都不会太简单,在朝廷旨意下来之前,他先叫城中富商捐粮,之后又带头叫西疆官员捐粮,就连褚容思都从军中调了几百斤口粮。

不过军中这些口粮属于借出,一旦开仓放粮,是要还回去的。

到了三月,赈灾也就差不多了,农户们也开始了春耕,至于雪灾死难的百姓,有些是家人安葬,有些没有家人或一家子都不幸罹难的则是由褚容思带着一众将士集中埋在了郊外一处墓地。

褚容思这几年在西疆的声望节节高升,但岑琰却有些担心,毕竟“功高震主”也不是白来的,就与褚容思说了这事儿。

褚容思安慰他:“别怕,我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上折子以久不归家惦念父母、子孙为由请求换防归京了,但是圣人一直没准,应该不至于…”岑琰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之后的西疆倒是风调雨顺,有了经过农科改良的种子、工部带来的先进农具以及西疆总督兴修的各项水利工程,西疆的农业生产比之前要兴旺许多。

再加上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在大徽治下的西疆百姓日子红火起来,与其他小国百姓的贫瘠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得西疆周边各国百姓甚是眼红。

西疆稳定了,圣人也就放心了,不过依旧没有准许褚容思回京,西羌几乎是褚容思一路打下来的,所以圣人希望他留在那儿,哪怕不打仗也能震慑他国。

永平十七年年初,褚彦涛带着妻儿来投奔两位父亲,他自幼就一心想要来边疆建功立业,之前因为他还小,所以褚容思不让他来,这次他就偷偷带着一大家子来了。

这次他是拖家带口来的,等到的时候,岳熙宁已经挺着一个老大的肚子,见此情形,褚容思也没办法让人再回京了,只怕儿媳会生在半路上。

不好意思说儿媳,褚容思就将儿子暴揍了一顿,边揍边骂:“好你个混小子你以为仗那么好打的?想一出就来一出,你媳妇那么大的肚子,你也不怕他半路出事儿?”

他下手极重,藤条没挥几下,褚彦涛的后背隔着厚厚的冬衣都能看出血痕了,岳熙宁心疼极了,见岑琰不出声,只好自己托着肚子去求褚容思。

“阿爹,您手下留情,别打了,这次是我任性,是我想来西疆,是我想让他有一番成就,涛哥是为着我…呃啊…爹爹…肚子…啊…疼啊…”

不知是不是受了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