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若一去不还?便一去不还(1 / 1)

加入书签

说话间,马车到了县衙门口。

黄十三和杜若飞被请了进去,院子里已来了一些宾客,黄十三粗粗地瞧着,洪三思没来,裴浩瀚也还没到。许多人来与黄十三攀谈,谢他这位拯救一城的英雄。

一时间竟是人头躜动,将黄十三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杜若飞这样的吨位都被热情的民众挤得进不了身。

好不容易人们散去,杜若飞回到黄十三身边:“我现在觉得你真的发金光,金光真的把妖族都灭了。”

黄十三扯了扯嘴角,从笑僵了的嘴角再挤出几分笑意:“我也这么觉得。”

后面就开席了,知府是一名留有美须的中年人,行止威严,言辞审慎。先感谢结阵者为抗妖做的贡献,再勉励乡绅们共建美好家园,果然提了募捐的事情,但说得微言大义,乡绅们虽然来之前就知道是要掏腰包的,但掏得这样心甘情愿极是舒坦,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一场晚宴,宾主尽欢。

只是黄十三始终没瞧见洪三思,裴浩瀚也没来,略有些遗憾。

最后黄十三喝醉了,知府亲自来敬他,他喝了三大碗白干,醉得一塌糊涂。

黄十三醉得睡过去,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醒了之后,黄十三发现自己住在牢房里,正午的阳光从墙上的小方孔透进来,落在黝黑的地上。

牢房简陋,间隔的桦木组成栅栏,铺了稻草的石头组成石床,黄十三就是从稻草堆里醒来的。

栅栏外的狱卒倒是配置齐全堪称豪华,若是黄十三需要砍头,两个人摁手,两人摁脚,一人淬火,一人操刀,还能余出两个人在旁边卖瓜子花生和人血馒头,竟足足有八个守卫。

黄十三走到栅栏边:“怎么回事?我为什么在这里?”

狱卒并不回答,只握紧了腰间文宝:“后退。”

黄十三越发不明所以:“大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为什么会被关在这里,还这么多人守着?我就是个平头百姓,一个普通人,这也太看得起我了。”

狱卒越发握紧了文宝,那文宝绽出宝光来,张嘴仍是那句:“后退。”

黄十三没办法,只能退回稻草里窝着,开始了自己的坐牢生涯。

杜若飞又来看黄十三,黄十三入狱后,杜若飞统共来了三次。

第一次,是黄十三入狱不久,杜若飞疾言厉色:“勾结妖族简直是莫须有的罪名,你我一同抗妖,你做了什么我最是清楚不过,放心,我定替你向知府大人申辩,还你清白。”

第二次,黄十三在牢里待了十天,杜若飞期期艾艾起来:“是,他拜圣失败,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连才气文宫都没有,决然没有一举歼灭妖族的道理。结阵时他推三阻四,中途停下好几次。后来知府设宴,在来的马车里提及逆种文人,我疾言怒斥,他却露出同情的神色。”

第三次,是黄十三在牢了住了一个月后,杜若飞垂头丧气又理所当然:“他们威胁我,我一个人也就罢了,但还有其他结阵者的命,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实在是没法子。阻击妖族的军功分了,县令,知府,便连太守都分了一杯羹。如今你的判决下来,他们都是助力,必不肯教你轻易翻案的。我知自己对你不起,清明寒食不敢忘了祭你一祭的。”

黄十三对这世界半通不通,原身也没有相关的记忆,并不知道符不符合正常流程。反正他一次堂都没升,也不问询,也不画押,罪就定了,刑判下来是逆种首领,秋后斩首。

罪名定下之后,等斩的日子变得十分平静,八个狱卒只留下一老一小的两个。依旧不跟黄十三说话,只是按时给他端来三餐,也送些笔墨纸砚,容他跟外面通讯。

黄十三又开始写《西游记》的同人,除了让玄奘在错认成大圣的六耳猕猴胯下辗转反侧外,黄十三还开始写《悟空传》。今何在的《悟空传》,虽然穿越前的影视化并不受人待见,但原作还是备受推崇的。

其中有许多流传极广的金句,听一听都叫人热血沸腾中二上身。

如,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又如,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但黄十三最喜欢的,是另外一句,他磨好墨,在上好的宣纸上笔走龙蛇,还是狗爬似的字。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写到这里,黄十三吹了吹纸上的墨汁,借着从牢房方窗透进来的阳光去看,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不比博人传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