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0、父子相承显狠心最是无情帝王家倔傲佳人雪夜访情(2 / 3)

加入书签

,平郡王李青仪是否真是皇子,都要把这件事当作真的来办,其实对泰安帝的这个决定,西皇后完全能够理解,毕竟这种事确实说不清,就算是把相关人员全部严刑逼供,得出的口供也难以确信,毕竟男女之事不比其他,春风一度之后又能有什么证据?只要泰安帝心里有了疙瘩,有了怀疑,那就是个膈应!至于说李青仪的血统,泰安帝的儿女们原本就绝大多数都像各自的生母和侍父,没几个与泰安帝明显相像的,而李青仪在外貌上也基本瞧不出多少与泰安帝相似的地方,所以并不能以此判断李青仪是否有皇家血统,这就相当于把李青仪最后的一条路给堵上了!

这时泰安帝忽然看向西皇后,沉着脸,道:“梓潼,你说说,此事应该如何处置才好?”

西皇后听了,心中一跳,面上却做出若有所思之态,微微蹙眉,片刻,才认真望着泰安帝,叹道:“皇上,这本是皇家阴私,不可闹大了。”一边说,一边几不可察地打量丈夫,见其一副专注之色,似是静听,西皇后心中就是冷笑,想着长子李凤吉与自己提前就商量好的事,于是就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道:“臣妾知道皇上眼下怒极,但要是真的因为一时之气就把赵妃和平郡王母子给处置了,现在或许出了一口气,但以后皇上气消了,想起从前他母子的好处,岂不后悔呢?而且赵妃乃是赵氏女,赵家是皇上的母族,皇上若是处置了,面上不好看,依臣妾浅见,不如就只作不知,老话说的好,不聋不哑,不作家翁。况且平郡王一向心思细腻,若是因为此事,皇上见责,父子之间有了裂痕,就难弥补了。”

西皇后字字句句都是贤后风范,劝导皇帝,为赵妃和平郡王母子求情,然而泰安帝原本还有些犹豫,听了这话却宛若火上浇油一般,立刻下定了决心,冷笑道:“父子之间有裂痕?朕可未必就是他亲爹,这孽子向来心思狭险,睚眦必报,朕从前还奇怪怎么生出这样性子的儿子,如今看来,只怕真未必是朕的种!”

说到这里,泰安帝冷着脸,将面前的茶喝了,压下火气,这才继续说道:“赵妃终究是赵氏女,朕的表妹,总得给赵家留点余地……如此,保留妃位,立刻将其赐死,对外只说赵妃缠绵病榻多日,时好时不好,今日就薨了,朕不胜悲伤,命礼部拟谥号,厚葬,至于平郡王,身为人子,却不曾侍疾,是为大不孝,废为庶人,命人将整个府邸都围起来,封府圈禁!”

西皇后心头顿时微微一凛,其实处置赵妃不过是小事,后宫女子,随随便便报个病逝,于朝廷无碍,哪怕是妃位,只要不是正宫皇后,死了也就死了,也没什么人关注,但成年皇子就不同,尤其还是开府封王的皇子,岂能随便处置了?如今有个母死不孝的名头,属于千夫所指,就能合理地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响,至于对李青仪不是赐死而是圈禁,一来但凡帝王,哪怕是暴君,也没有几个愿意背负杀子之名的,二来在这个当口,把李青仪赐死,怕是更要惹人生疑,泰安帝这番处置,已经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思及至此,西皇后心中幽幽一叹,泰安帝这一手,倒是与长子李凤吉所料几乎不差分毫,这两人,不愧是父子啊……

见西皇后面露迟疑之色,泰安帝憋了满满一腔的怒火反而略略消去了些,他放缓了语气,拉住西皇后的玉手,叹道:“梓潼还是太心软了,就按照朕说的去做吧。”

赐死赵妃乃是后宫之事,自然要由皇后操办,西皇后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再劝,但终究还是沉默,然后轻轻颔首,道:“既然皇上心意已决,那么臣妾回头就去命人料理了此事。”

泰安帝又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摆驾御书房,西皇后坐在炕上,看着外面霏霏细雪,脸上不见了之前的温柔,变得冷然而讥诮,赵妃侍奉泰安帝多年,又是表妹,如今只凭着怀疑,并无切实证据,就给赐死,甚至泰安帝连见都不见一面,不给赵妃辩解的余地,这未免有些无情,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泰安帝,反而才是西皇后心中真正知道面目的那个男人,平时对子女宫妃的宽和,虽不是假,但内心本质终究是帝王,一旦触动敏感处,立刻就能抛去感情,理智乃至于冷酷思考处置……这就是帝王!

晚间,李凤吉在司徒蔷这边吃了晚饭,两人便在房中说话,一边逗着儿子,其乐融融,这时忽有小喜子进来,垂手道:“王爷,宫里下了旨,说是春华宫赵妃病逝,平郡王于生母抱病期间不曾侍疾,且在府中歌舞饮乐,是为大不孝,皇上以孝治天下,即命宗人府将平郡王一脉的玉牒封存,将平郡王废为庶人,圈禁于府中,如今平郡王府已经摘了匾,禁卫封府,一个人都不许出入。”

李凤吉闻言,脸上波澜不惊,李青仪如今被圈禁,一座王府就成了活棺材,许进不许出,直到幽禁至死,至于赵妃病逝,李青仪以不孝之名被处置,这也在他预料之中,至于朝臣勋贵对这旨意信了几分,呵呵,宫中行事,只要有个看似过得去的理由就行,至于是不是真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家的脸面不能丢,皇室血脉不容混淆!

李凤吉对小喜子道:“你去巫侧君那里,把这事跟他说了。”一旁司徒蔷听见,震惊之余,就有些诧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