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四四、军情(2 / 2)

加入书签

将军,故他大摇大摆站于姬苏身后不曾离开,听着儿子迅速抓住重点与连家六郎商议布防之事,武帝在心底点了点头,尤其听到姬苏竟吩咐连锐派人兼程潜去此四处散布谣言责问带着起事者将来是否能保证他们的生活时,对儿子的喜爱更是上了一层楼。

他只心下一转便明白了姬苏的想法,这才更加赞叹,并特别想听儿子明明白白的说出原由,不由得趁着空子出声相询:“殿下,恕臣无状,不知殿下您让连小将军遣人前去散布谣言,有何作用?”

姬苏见连锐也一脸好奇,招呼他二人重新坐下,伸指在四个州上轻轻点过:“吾皇当年东征,铁骑之下完巢少之,故多迁胤人及散乱南边小国百姓前来繁衍生息,余孽滋事,乃祸害百姓,为的不过一己之私,大胤在父皇治下,生活不知比从前强过多少,故他等生事,第一受难者,乃百姓。殃及自己,百姓许是能忍,可若把后果明白告之他等,他们可能忍受下去?”

“为吾民兮,何招铁骑?为吾民兮,何断民生?为吾民兮,何置民水火?眼下歌舞升平,寒士白身不得吾父之荫庇,何来书读?何来官考?何来武举?何来粮富税少?敢起事,也不过是打着光复旧朝,为的不过是自己重归高位重享奢糜,若真为百姓着想,就让百姓们去问问他们,光复了旧朝,他们能做得到人人有书读,有官可考做,有武将可选举,有全家可吃饱么,能保证他们在吾大胤铁骑之下活下来么。做不到,自然便不用吾等出手,百姓们自是不肯答应的。”

姬苏说着叹了口气。

若是他爹暴虐不仁还鱼肉百姓弄得民间怨声载道,这几个地方要闹事,那肯定能成,别说他们起事,姬苏自己都有可能会想搞点儿事。

可偏偏大胤有他,有他两个爹在,他爹虽然爱杀人,可智商没丢,大刀阔斧搞改革,把朝廷弄成了一言堂,也没傻乎乎的像宫斗文里事事依赖朝臣,而是借由新鲜血液的不断可提供,牢牢把死朝臣们怕被别人挤换掉的心理,稳坐高台,展现的是一个真正的帝王的气魄手段,更漫说他还特别能打仗,能搜刮人家老底,对下头又大方,向世间普及教育,弄出科举,画了个人人都可能当官的大饼吊在半空,也听得进自己意见,推广各种农具,招揽人才对土地、粮种进行试验改革,促进东西南北商业交易,硬生生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富养了几年,人日子过得正好,正有盼头着呢,你们突然跳出来要搞事,拿百姓的命和家破人亡当垫底来搞,百姓也许一时会被光复旧朝的口号给唬住,可等他们明白过来这事触及了自己的自身利益,他们能答应?

比起卷入更多无辜,比起他们闹出大动静,大胤的八万人马前来围剿,让百姓们自己把他们那一小撮人拿下,这个事情的牺牲化和损失才会压到最小。别人过了好日子就会慢慢淡忘一些事,他姬苏可知道得很,他这两爹爱杀人,八万大军真到了,那就不是你无不无辜了,很有可能,就像北地蛮夷那样,烧杀个片甲不留寸草不生了。

他这万般念头,武帝只一想便猜了个七八,又是怜爱又是有些恨铁不成钢,这小崽子还是心软,不过他想少死些人,便依得他不屠城罢。

武帝愉快的在心底作了决定,开口道:“若换成在下,此时虽说趁着陛下欠安太子被掳朝廷混乱之机作案是好时候,却也许,只是作幌。”

姬苏一听来了兴致,看着常孟人道:“哦?常将军有何想法,快说说。”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他等行事,乃是依据陛下病重太子被掳,以致朝中混乱,此时故意反叛,却更是有可能暗里派遣厉害杀手潜入汾城,欲对陛下不利。”

他说完,连六郎一拍腿,道:“不错,本将军亦在心里奇怪,陛下当年东征,可是有李渡在内,然而李渡风平浪静,那四处却是结成同盟同时发难,怎的四家结盟,却独忘了李渡呢?怕正是埋伏在此。”

姬苏亦想到这点。

“暗中戒备,大军现行至何处?离汾城可有多远路程,且让连二将军与李将军派出五千人马秘密潜伏过来保护父皇。”

听到此话,武帝心头滚过一阵暖流。

陌生,却舒服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