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正文三 不复回(1 / 2)

加入书签

正文三

天色未亮,祁越睡的安详,他抱着被子缩成一团靠在床榻的最内侧,我俯身替他掖了掖被角。他自上位来,日日勤勉,各样手段表面柔和,内里凌厉,得到了大臣的认可和百姓的赞扬,祁毓中剧毒弥留之际就与我说过其实祁越坐这个位子比他合适。我想到祁毓,又觉得罪孽,想再摸摸祁越面容的手还是收了回来,我起身还是跟着华公公走了。

而等我回到客栈,推开门,看见的是祁纾从桌子上“啪”地起来。

祁纾像是一夜未睡,他揉着红眼睛对我道:“楚慎行,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你好好睡一觉,我们再出去看看。”我刚说完,祁纾应了一声,摇摇晃晃地就要出门去他的房间。

我看着他的身影,心念一动,闪身过去拉住他的手腕,让他同我睡在了一处。

这一觉,睡的天昏地暗,直到了下午,我换了身衣裳才带着祁纾出了门,帝都和寒山镇不同,寒山镇太小,帝都繁华,我前二十年都是在此处度过的,白日的帝都长道人声鼎沸,平安坊里金发碧眼的胡女当垆卖酒,酒肆里人来人往,最好的酒借了诗仙李太白写的诗,起名“不复回”。

我与祁纾在帝都兜兜转转,走过了许多我年少时曾与祁毓、祁越走过的路,我们去了国安寺、去了掬水台、又去了摘星楼,还去了城郊踏青,等到天色稍晚,我买了盏兔子灯塞给祁纾。祁纾这小子嘴上很嫌弃这是给小姑娘玩的,手里拿着花灯,眼睛却盯着瞧了很久,甚至险些摔倒。

等到快要宵禁,我带他往回走,路过一个小摊,还有些小吃卖,我去买,刚想转身问他要什么味道的,却发现提着兔子灯的祁纾被几个小姑娘团团围住了。

帝都风俗,手帕传情,少男少女之间要是对了眼,互换手帕是常事。祁纾年少英俊,初次面对少女送的帕子有些不知所措,姑娘们热情,步步逼近,没有帕子就要祁纾用花灯换。祁纾无奈,又对姑娘有礼惯了,只好接连回头向我递眼色求救,我站在一旁,一开始只想看笑话,看他那羞涩模样,等到最后,他有些恼了。我才走过去,牵了他的手,对那少女说声抱歉,外子丢三落四,手帕向来是我保管才算解了围。

回去的路上,我牵着祁纾的手,祁纾似变了个人,性子和那兔子灯似的,乖乖的任我牵着。

“楚慎行,你想不想留下。”走到一半,祁纾突然问我。

“不想,祖父前年病逝了,我父母也早就故去多少年了,帝都不算是我的家了。”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他。

“可他还在。”祁纾突然停下脚步,我回头,直视着他有些恼的眼睛。

诶,这是吃醋了?我瞧他这模样,心里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有些高兴:“他是在这里,日后也要同他的妻子儿女葬在这里。至于我,我老了,腰不好,只能找个小郎君来主动了。”

“楚慎行,你真是为老不尊。”祁纾也不生气了,瞪了我一眼,耳尖很可疑地红了。他不再顾我,自己提着兔子灯走的飞快,我怕他迷路,只好在他身后跑着去追。

一路打打闹闹,回到客栈,祁纾就很快睡了,我坐在窗棂上,提了一壶“不复回”,窗外的帝都,万家灯火、星河璀璨,汇聚着繁华气象,比我年少时曾居住过的帝都更加的耀眼夺目。

————————————————

等到三日后,落日余晖、长亭古道。祁越破天荒地来送我,他今日未穿什么龙袍,一身浅蓝衣衫绣了些花草,衬得他正好年纪的年轻俊俏、气质清贵,不再是当年我初见时那般蒲苇草丝似的羸弱。

明明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长得也相似,祁纾却与他关系冷漠,离他远远地告了别,就回马车去等我。

祁越唤过内侍,将一个提篮递给了我:“栖迟,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你将他带走,他代我伴着你。”

祁越还真是没变,数年前,我于宫中同他拜别,他将祁纾托付给我,如今,又把他儿子给我。“送人”这癖好,祁越可真是一点也没变,我推脱不了,只好问了句:“这孩子母亲呢?”

“生下他,便去了。”

“陛下可取了名字?”

“单名一个‘停’字。”

“真是好名字。”

简单的两句话,我们互相看着对方忽然就不知道再说什么,到最后,还是祁越打破了僵局。

“栖迟,此去一别,山高水远……你可要……珍重。”祁越的脸上似哭非笑,又穿着鲜嫩衣裳,显得不像个帝王,倒像个富贵人家失了心爱之物的小公子。

他还年轻,往后几十年得空便来看我就是,但突兀的我就觉得心口疼。我正想问他怎么这么说的时候,内侍华公公过来,同他说番邦使节来了,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于是,我也只能木着身,对他行礼,说一声:“陛下,您也珍重。朝政为重,您先回去吧。”

他听了,又挤出个笑,点点头,道:“那好,这次你看着我走。”说罢,也不等我答应,转身就跟华公公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