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58 死都难谢天下(3 / 3)

加入书签

一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那么盟军就会对西班牙实施封锁,到时候德国就将失去西班牙这个重要的贸易渠道。

同样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其实也不想让西班牙加入轴心国。

南部非洲的轰炸机很给力,短短一天之后,德军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第176师的阵地已经恢复原状,固若金汤。

这一次德国人再开始炮击,南部非洲军队就不再进入坑道,而是坚守阵地。

战斗终于进入双方最不想看到的状况。

就硬拼。

第176师官兵,冒着德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坚守阵地,寸步不让。

第176师虽然没有装甲部队,反坦克武器是不缺的,所以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同样损失惨重,在第一天损失了19辆坦克之后,第三天的损失是27辆,第四天的损失是31辆,第五天——

德军在第五天停止了进攻。

不停不行,原本要派到东线,后来又回到希腊的三个德国装甲师已经快打光了。

欧战爆发时,德国一个装甲师拥有336辆坦克。

随着德国的扩军,德国坦克生产的速度,严重跟不上德国扩军的速度,所以装甲部队的规模在缩小,目前德国一个坦克师,仅有150—200辆坦克。

这也没办法,德国在1939年,钢产量只有可怜的790万吨。

同年南部非洲的钢产量是6100万吨。

到1940年,德国在吞并在波兰法国之后,钢产量激增到2600万吨。

南部非洲在1940年的钢产量是8300万吨,德国抢遍欧洲,钢产量增加值还是没有南部非洲多。

2600万看上去其实也不少。

可是德国在生产坦克的同时,还要生产飞机,生产军舰,生产步兵必不可少的单兵武器,以及国计民生所需的各种其他工业品。

这么一算,留给德国人每年用来造坦克的钢真没多少。

所以从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过去了,德国装甲部队也不过从10个师增加到21个师。

就这小胡子还要求德国兵工企业,要生产吨位更重的坦克呢。

吨位越重需要的钢铁就越多。

南部非洲“虎”式坦克重量超过50吨,德国最先进的四号坦克重量只有30吨。

30吨打50吨,别的不说,火炮口径不够的话连装甲都打不穿,那还打个嘚啊。

据说南部非洲还在研制装甲更厚、火力更猛的坦克。

所以威廉·李斯特现在很担心,如果他把三个坦克师都葬送在克里特岛,那他该如何向小胡子交代?

恐怕到时候死都难以谢天下。

还好,第176师没有让威廉·李斯特纠结太久,当时间来到6月15号,同样是在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第176师主动撤离,给了威廉·李斯特挽回颜面的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