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50 打到撤编(3 / 3)

加入书签

能,施密茨和霍夫曼自然也就不会让伞兵和空降部队留在机场被动挨打。

打不过,还能逃不过么——

只要放弃机场,马上就海阔天空。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不过想撤走也不是那么容易。

仅仅一天一夜,空降到伊拉克利翁机场的6000伞兵和空降兵伤亡过半,还能继续作战的士兵只剩不到3000。

伞兵和空降部队要从机场撤离,意味着要将将近2000名伤兵全部抛弃。

带伤兵一起撤退不可能,速度被拖累不说,大部分伤员都急需治疗,而伞兵和空降部队缺乏医疗能力,就算带上伤兵一起撤退,最终也难逃一死。

南部非洲军队有强大的医疗力量。

关键南部非洲军队从来没有虐待俘虏的传统,这一点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得到验证。

那就撤退,将伤员留在伊拉克利翁机场,希望南部非洲人会遵守。

施密茨主动留下,承担全部责任。

“伞兵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主要责任在我,我必须跟我的部队在一起。”施密茨一脸麻木,自从欧战爆发以来,德国还没有将军直接向盟军投降。

战死的倒是不少。

就在昨天,德国第七空降师的师长萨斯曼少将乘坐的滑翔机,在伊拉克利翁降落的时候发生事故,萨斯曼少将以及师部工作人员全部丧生。

要不然第七空降师也不会表现的这么差。

“施密茨,你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霍夫曼希望施密茨能一起撤走。

“霍夫曼,别劝我,总得有人为这一切负责。”施密茨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伞兵和空降部队在克里特岛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失,必须有人为此负责,甚至会对德国以后对伞兵的使用方式造成影响。

另一个时空也就是在克里特岛战役之后,德国再也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空降作战,精锐德国伞兵从此作为“猎兵”,一直被当做步兵部队使用。

这个时空更惨,等克里特岛战役结束之后,德国还有没有伞兵这个编制都不好说。

至少在伊拉克利翁,伞兵已经损失到撤编边缘地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